PDF下载
“国语运动”中的台湾话文论争——1930年代台湾文学的语言问题与“民族形式”之难

欧阳月姣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1930年代的乡土文学/台湾话文论争,一方面是"五四"新文学进入台湾以后所引起的自发和自律的"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深入和延续;另一方面是对抗日本殖民者强制普及的"国语"(日语)教育进程中愈发深重的"汉文危机"而产生的汉语文改造与保存的实践运动。本文试图以东亚的"国语运动"为背景、以"民族形式"为理论入口,将这场论争的复杂面向,还原到当时的殖民统治、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语境下,发掘论争中有关地方语言和文学形式问题所指向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分裂与想象性弥合。
关键词: 台湾话文;1930年代;国语;民族形式;殖民现代性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