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ICU(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治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该科室中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约占总人数的50%左右,据相关数据统计,ICU收治的82岁以上老年患者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占82%左右[1-2]。为了促进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通气情况,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持续雾化吸入和中医护理联合应用的方法,并选择部分患者使用对比分析试验,统计结果后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8月-2023年8月从本院选择8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分入持续雾化吸入联合中医护理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间断雾化吸入的参照组,各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8岁,年龄平均值(73.25±6.89)岁,上述资料相比区别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入选参照组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采用间断雾化吸入方法,同时根据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常规护理方法。①环境护理:ICU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至24摄氏度为宜,湿度控制在50%至60%为宜。为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快速完成手消毒工作,可在每个病床旁配备感应洗手池。每天定期对病房的地面采用消毒液清洗,同时清洗物体的表面,加强病房的探视制度[3]。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气管切口护理、口腔护理和营养护理。(2)患者接受气管切开的过程中,采用间断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5min至20min之内,也可对患者的痰液进行观察,结合黏稠度,对雾化次数进行适当的增减。
选择研究组的患者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的方法,同时在应用以上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步骤如下:(1)持续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利用专用的呼吸机雾化器,并将其接口与呼吸机吸气端管路进行连接,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干预。如果气管切开患者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且使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器,使用气管切开雾化器与氧气连接,持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中医护理。①中成药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中成药的治疗,在此期间采用鼻饲方法,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以止咳化痰和通宣理气为主。②中药汤剂护理。根据医嘱选择润肺化痰的汤剂采用鼻饲方法进行应用,在此期间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辨证结果,进行综合调理[4]。③中医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的过程中情志护理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总结导致患者情绪不良的原因,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鼓励。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能够给予患者支持,促进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加,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④中医饮食护理。在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进行饮食的调整。如果患者风痰入络,可选择白萝卜或山药作为主要食物。如果患者风动阴湿,可选择益气补血的食物为主,如瘦肉和红枣。如果患者风阳上扰,可选择凉性食物为主,如青菜和菊花茶等。⑤中医按摩护理。在对患者护理期间采用按摩护理方法,选择内关穴、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起初控制好按摩的力度,保证轻柔度,之后结合患者的情况和耐受度,适当地增加按摩的力度。对穴位按摩的过程中,应控制好时间,以2min为宜,为促进患者肌肉的放松程度,可进行相应地按摩,每天1次。⑥中医推拿护理。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选择运太阳和开天门进行干预,推拿期间每个部位推拿40次,推按风池穴时控制在15次。同时每天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轻柔,并进行捏脊,每次捏脊保持在5次,腹部轻柔控制在5min,1次每天。⑦艾灸。在对患者护理期间,可采用艾灸方法,选择患者的大椎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进行艾灸,在艾灸的过程中每个穴位控制在3min,观察表现和局部发热且微红为宜,每天艾灸1次。并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对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1.3 观察指标
1.3.1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和气管切开置管时间分析
护理后详细的记录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和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统计相关数据后计算平均值进行组间的对比和分析。
1.3.2比较两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
护理后两组不来个你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痰液黏稠、呼吸道刺激症状、气道黏膜损伤和痰阻等症状,统计发生类型和例数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n(%)为研究中计数资料,(x̄±s)为研究中计量资料,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统计,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完成,记录相关数据后,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若有显著差异,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和气管切开置管时间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无论是肺部感染持续时间,还是气管切开置管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感染持续时间和气管切开置管时间(x̄±s)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症状发生率在护理后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n/%)
3 讨论
在临床中急救中气管切开十分常见,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使急性呼吸道阻塞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减少患者死亡的风险。虽然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患者的呼吸梗阻问题能够解决,但患者接受手术后,气道分泌物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极易导致多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手术过程中常会存在气道湿化和气管切开等方面的护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临床中重视护理方法的实施。本研究对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持续雾化吸入和中医护理方法,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效果与参照组相比具有优势(P<0.05)。在对患者护理期间,使用常规护理能够改善ICU病房的环境,使其符合无菌操作的原则,有利于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护理,能够促进药物效果的发挥,使其顺利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通过心理护理和舒适度,能够有效地解决患者的不适状况,还能够减少沟通的困难,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期间,能够使其气道下端的压力得到良好的缓解,还能够促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气管切口的护理,能够降低外部因素造成的感染风险,而口腔和营养护理,可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促进患者免疫能力的提高。对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中医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有学者研究得知[5],对气管切开老年患者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方法,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另外还有研究指出[6],持续雾化吸入的应用,能够减少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而在对气管切开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合相关结果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护理气管切开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持续雾化吸入治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够缩短气管切开导管的留置时间,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毅.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效果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06):70-73.
[2]薛炜蔚.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6):128-130+134.
[3]葛永会,程林,刘杰.持续雾化吸入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4):147-149.
[4]林炜,王化强.持续雾化吸入氧疗与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8):5256-5258.
[5]黄海莲,文娜,谭珊.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光明中医,2020,35(05):748-750.
[6]施红,华小凤.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0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