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研究

黄道斌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岭南中学 5306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老师应当创新设计物理教学方法,物理老师也应该肩负着自己的教育职责,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推动物理教育的发展。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以采取更多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实验中来,可以体验更多的实践动手操作,从而使物理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9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这就需要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转变教育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工作,把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地完成教学改革。

一、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价值

(一)有利于增加教学趣味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习惯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这会导致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尤其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会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上。学生的能力发展会被忽视,整体课堂氛围会越来越枯燥。而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教师会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选择适合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方向,比如利用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知识。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促使学生喜欢上物理,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想要全面理解物理知识,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还要具备多种不同的能力,如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想象力等。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进行教学,经常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不再单纯从知识角度出发开展教育工作,而是从学生能力发展角度出发,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改变课堂氛围

物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很多物理现象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如凝华、升华、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等但由于部分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单纯从文字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不同的物理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不同的物理现象。针对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借助情境教学法直观形象地讲解物理知识,让学生融入不同的情境中,真正“看到”不同的物理现象,从而保证物理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教师要合理选择情境创设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利用故事、多媒体或者生活中的情景来改善课堂氛围,辅助完成情境设计。所以,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保证营造相应场景的方式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尤其在对串联、并联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应的材料,如线路、灯泡等,并将教室改为聚会场所,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小灯泡装饰教室。此种情境下,学生会积极融入其中,并根据场景需要调整线路的串联、并联,充分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在良好的情境中,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会发生变化,如最初他们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但随着互动频次的增加,整体氛围会比较愉悦,非常有利于推动学生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法对物理教学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将此重视起来,并以此为目标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二)开展实验教学,推动理实结合

在物理教学中最应该被教师重视的便是物理实验教学,正确、合理的实验教学能够为后续教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实验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导致课堂教学发展受阻。为了改变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找到高效利用实验教学法的方式,推动理实结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与学校进行沟通,完善相关的教学设备。在沟通之前,教师要结合教材中涉及的多个物理实验,总结需要应用的多种设备,提前做好采买准备。弹簧、刻度尺、天平、电表、小电灯、电路线等等,这些都是必需的实验物品。相关设备得到完善后,教师还要与学校沟通,设置器材管理职位,保证有人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修、更新,为后续实验教学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保证可以高效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价值。以往教师会习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此种方式下,学生缺少参与感,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通过创新,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动手的机会,并为其布置相应的实验任务。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沟通、讨论中进行实验,深入了解实验过程,同时充分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还会体会到物理学科的乐趣,发现物理的魅力,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三)注重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物理是一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功能,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更灵活地使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所熟知的东西入手,把新的知识引入课堂。例如老师可以将家用电器、照明电路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再比如,可以介绍一些热门话题,例如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老师们可以给学生们讲解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情操。在完成了物理教学之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练习,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培养了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后,学生会越来越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更积极地学习物理。

(四)借助互联网+,激发课堂效能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变革与优化,要合理地照顾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并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摩擦力》的教学,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伏、个人学习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将其分为基础与提升两个学习阶段,为后面的分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掌握摩擦的概念;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减少摩擦的方式,针对更高级别的学生,可以在设定的时候增加难度,从而不断地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并将这些难度较大的任务,整理成视频,供不同级别的学生学习。最后,进行分级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特点,及时、准确、高效地进行指导,比如利用微信进行指导,及时给予反馈,提高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物理属于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物理基础,同时加强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老师也要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物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加强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学周刊.2012,(30).

[2]曾派庆.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吉林教育.2016,(30).

[3]关兆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