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摘要: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的自然学科,具有抽象程度较高,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即采用初中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现实生活事例为基础展示数学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分析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此简化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深度把握数学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就与日常生活有着天然联系。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为了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工具,对于初中数学而言,这种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向学生充分渗透初中数学的理念,并通过增加一些教学互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给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动力。教师在和学生的合作中,要深化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理解,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并让学生多一些思考路径。因此,在平时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时,在学生掌握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性质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习题,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如某商店开始售卖商品,其中一个商品的进价为8元,但为了获利以每件10元出售,经过一天后,售出约100件。于是,这家商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从调查中发现,若将单价每降低0。1元,它的销售量可增加大约10件。之后,教师便可以提问:“请同学们帮助店铺老板计算一下,当售价降低多少时,利润最大?”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根据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并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结合生活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数学理论知识、数字计算知识,还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分析等。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通常教师都以教学计划为方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虽然学生可以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但这种方式制约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较难提高学生的数学动手实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为学生列举一些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数学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对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层面理解数学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通过见证生活化数学图形的产生过程,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提高数学知识的感悟能力。同时,这种动手实作也与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征相吻合,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并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综合能力通过动手实作得到有效突破。这种方式还能够确保学生通过理解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点形成全新认知,让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的视角认知和理解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水平通过与生活内容相符合的动手实作得到有效提升。

三、添加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看似与日常生活无关,实际上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高度抽象化凝练,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高质量的生活化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趣法,充分迎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其思想游离在教学活动之外。生活化教学法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有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学会运用负数的概念,还要让学生明白负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正式讲授负数的有关内容之前可以先引入一个生活化示例:A市昨天的最高温度为零上10℃,最低温度为零下10℃,教师向学生提问:要想用数学符号和数字表示这两个温度,应该怎样表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如果只用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内容,那么这两个概念都会被记作10℃,不能进行有效区分,因为他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值。那么应该怎样表示零下10℃呢?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把零下10℃记作-10℃。这样,只要在过去所学习的基础上加上“+”或“-”,便能够将两个相反意义的概念进行区分,以简明的方式表示出来。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示例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从而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目标。

四、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涵盖的数学内容进行展示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集音、形、影于一体的优势,对学生展示与生活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学会从生活角度感悟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深度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数学知识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主题化数学知识学习内容,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涵盖的数学内容进行展示。这种画面感会触动学生感官,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再者,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录制与生活内容相贴合的数学知识短视频。每一个视频都可以讲述一个不同的数学观点,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也可以确保在录制每一段短视频的过程中再一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进行梳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录制视频,并在班级进行展示,这会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加全面和专业的短视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生活化”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作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让初中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茜.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169.

[2]蔡新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9):157.

[3]郑兴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轻松学电脑,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