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当中,原发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属于心血管综合征,同时,此疾病患者还会伴随有脂肪、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且较易引发心脑血管、肾脏等疾病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也产生较大危害。针对此,患者控制血压,纠正心功能、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是当前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但是,在停止使用药物之后,此疾病十分容易复发,而且受到不同患者药物吸收、药物耐受程度的不同,药物治疗有效性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近几年,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1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为63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平均年龄为(55.49±13.29)岁;对照组则采用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54.93±12.92)岁,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二者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牛黄降压丸(天津达仁堂制药厂)进行治疗,每天1~2丸(每丸重1.6g),每日服用2~3次,连续服用8周为一疗程。
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包含夏枯草(15g)、珍珠母(20g)、决明子(10g)、元参(15g)、黄岑(15g)、龙齿(15g)、白芍(10g)、菊花(10g)、竹叶(10g)、地龙(10g)、徐长卿(10g)、生地(12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8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显效:舒张压为正常范围,或为降至正常范围,但是降幅≥20 mm Hg;有效:舒张压降至正常范围且降幅<10 mm Hg 或收缩压降幅≥30 mm Hg;无效:未达到显效或者有效标准。
(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含眩晕头重、纳呆痰多、胸闷乏力,分别按照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的标准评判。
(3)血压对比:每日早7:00~9:00为患者监测收缩压与舒张压,连续监测3次并记录, 取中间值。
(4)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包含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皮疹、口干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药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分析可知二者具有对比行(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表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
注:a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x̄±s)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综合征为体循环血压升高,其会直接表现为头晕、头痛等情况,并且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具有较大关联。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对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的结构造成不理损害,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炎症损伤因子,进而就会促使患者血压升高,而血压的升高则会加重内皮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针对此,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大多会采用降压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为主要治疗方法。从中医范畴看来,高血压疾病会被划分为眩晕、头痛范畴,其主要发病原因为痰淤互结,与脏腑阴阳平衡失调具有密切关联,且该疾病病变开始于肝、脾、肾,脾主运化,脾胃出现损伤那么则会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肾主藏血,如若有疾病长久不愈且随着年龄增大,则可导致肾虚亏损;肝主疏泄、藏血,如若心情长久郁闷,则可导致肝郁不疏、郁化内热的情况。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演变,就会对患者气血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气虚血瘀。
经临床研究发现表明,早中期高血压可辩证为肝火上炎、络脉郁滞。在治疗此疾病时,则可选择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的中草药方,本文则选择夏枯草汤,其中包含夏枯草、元参、黄芩、珍珠母、决明子、生地、白芍、菊花、龙齿、竹叶、地龙、徐长卿等多种中草药所构成,同时全方在清降肝火的基础上,在配合凉血、通络、养阴等药物共同使用,则能够起到良好的清降肝火、通经活络的功效。而且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得知,夏枯草、黄岑、决明子、菊花与徐长卿这五种药物,均有降低血压与扩张血管的具体作用。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夏枯草汤之后,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
综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夏枯草汤类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不高,在临床上具有较大推广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繁飞,岳春梅,龙晓华,等. 同仁牛黄清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热上扰证)临床观察 [J]. 光明中医, 2024, 39 (10): 2054-2057.
[2] 廖茜珣,周凯歌,李跃华,等. 活血益气方联合平肝潜阳沐足散对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血脂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1 (05): 1123-1129.
[3] 关玉双. 天麻钩藤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J]. 湖北中医杂志, 2024, 46 (05): 38-40.
[4] 唐园园,李华. 通络养心方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 (06): 94-98.
[5] 吴艺盛,曾海成. 某医院中药治疗高血压伴睡眠障碍的处方用药规律 [J]. 中国处方药, 2024, 22 (03): 26-29.
[6] 黄胜楠,方超,吴剑南,等.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 [J/OL]. 心脏杂志, 2024, (04): 442-445+451[2024-05-23].
[7] 王洋,刘富丽,黄婷.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 [J]. 上海医药, 2024, 45 (05): 19-22+38.
[8] 许欣颖,胡小海,朱红俊. 柴归汤调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作用机制 [J]. 陕西中医, 2024, 45 (03): 3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