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房地产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推出与实施,有效缓解人们的住房压力,并确保住房公积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意义,能够有效引导房地产经济的高效运行与发展,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将简要概述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概念,分析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提出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手段,探究发挥住房公积金调控房地产经济作用的措施,旨在为房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简要概述住房公积金相关概念
住房公积金是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城镇集体企业等企业单位任职人员长期缴纳的住房储存金。住房公积金政策是单位与职工个人之间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使得住房公积金有着一定的强制性、互助性以及专用性。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对于职工个体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住房保障作用以及住房金融作用,住房公积金自身的低存低贷原则,为在职员工的购房进行加以一定的保障,可以有效缓解在职员工的还贷压力,使得现有的购房消费机构得到有效优化,从而为我国的住房消费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除此之外,住房公积金归属于住房资金运行机制的范围内,住房公积金政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政策性住房贷款资金都是来自住房公积金,由此可见住房公积金的重要性【1】。
二、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一)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控
从多维视域中的经济学角度看待住房公积金政策,我国现存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中较为明显的价值便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以及辅助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将住房公积金资源与其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全面丰富我国房地产资金开发的方式方法,并提升房地产资金开发的灵活性,从而有效规避房地产资金开发的风险。其次,住房公积金政策自身有着一定的强制性,在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背景下,可以有效把控房地产经济中的经济预算,有效调节房地产行业的各项行为措施,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最后,住房公积金政策可以加快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资金流动效率,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消费水平,避免房地产行业出现过于严重的价格浮动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二)保障房地产经济的增长
我国之前实行的住房政策主要是由国家及单位为职工提供住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型人才数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各大单位的在职员工数量越来越多,在无形中增加了国家及单位的住房建设资金。在住房公积金政策中,实行由国家、单位及员工三者共同缴纳住房建设资金的,将传统的住房观念进行优化与提升,住房公积金政策在增加住房建设资金的同时,有效缓解国家的住房建设资金压力,从而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运行与发展。在现行的在职员工购房政策中,员工购房时不仅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抵消一部分的资金,还可以向银行申请购房贷款,通过贷款来获得住房有效加速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通率。住房公积金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房地产行业内部的资金问题,因此,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三)提高居民自身购房能力
住房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刚性需求与核心基础,住房问题影响着民生品质,要想使得民生品质得到有效的转变与提升,就要有效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过高的房价为我国的民生体系带来较为严峻的冲击,更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物质保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状态,人们购房能力的不同,使得人们的住房质量与居住水平不同,但放眼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导致人们的住房消费压力不断加大,购房能力能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房地产市场的这种情况之下,住房公积金应运而生。住房公积金政策通过国家、单位及职工三者的共同付出,使人们逐渐增加住房储备金的额度,并通过银行购房贷款政策,充分拓宽人们购房资金的融资渠道,使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也能买得起房产,有效解决中低收入水平家庭的住房问题,并提升居民自身的购房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居民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条件。
(四)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有效一定的强制性,确保住房公积金政策能够在各大单位组织中落到实处,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有效引导房地产行业的运行与发展。企业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变化趋势,并与政府的监管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与监管部门之间共享房地产市场的相关资讯,对公积金贷款的发放量与发放率加以控制与管理,预估房地产市场中房价的浮动趋势,告知职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与危机,使得职工能够有效规避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达到引导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目的。管理者也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发展模型,定期向职工群体发放购房贷款,降低潜在资金链断裂以及公积金数量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约束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开发数量与开发质量。管理者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加以全面细致的了解,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热度较高时推行贷款资格认证制度,将职工的工龄、公积金缴存与使用等情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划分公积金的支取顺序,对于符合贷款资格的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对于不符合贷款资格的职工则要进行排队发放住房公积金,充分体现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公平性与合理性【3】。
三、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手段
(一)双向调控手段
一般在确定贷款额度时,便会使用双向调控手段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控,在双向调控手段中应用较多的便是调整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如果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较为可观,购房人数便会增加,房地产市场极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此时为了降低人们的购房欲望,政府便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限额;如果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较为低迷,购房人数便会降低,房地产市场极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此时为了激发人们的购房欲望,政府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限额,从而达到通过住房公积金调控房地产经济的目的。延长贷款年限也是通过住房公积金实施双向调控房地产经济的手段之一,目前购房贷款的最长期限在三十年左右,当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时,相关部门便会缩短贷款年限,从而降低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当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时,相关部门便会延长贷款年限,从而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有效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二)抑制调控手段
通过住房公积金抑制调控房地产经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期房项目贷款轮候以及职工购房贷款轮候,管理者在应用抑制调控手段时,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当时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并将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来选择具体的抑制调控手段。一般在使用期房项目贷款轮候的抑制调控手段时,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都较为乐观,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突发情况的限制,通过期房项目贷款轮候的手段,便可充分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底气,从而有效减少不利因素及突发情况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为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一般在使用职工购房贷款轮候的抑制调控手段时,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也是较为乐观,但这种手段更适合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通过职工购房贷款轮候的抑制调控手段,有效降低职工自身的购房热情,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能够稳定地运行【4】。
(三)刺激调控手段
通过住房公积金刺激调控房地产经济的手段也是有两种,分别是异地贷款调控与逐月提取还款调控。
一般在房地产市场经济较为低迷时,便会应用异地贷款调控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也可在异地贷款调控手段的基础上应用职工可以异地办理贷款业务的政策,有效拓宽员工的购房范围,从而达到刺激外地职工在就职地区购房的目的,从而激发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异地存款业务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外地缴存与本地缴存,由于异地存款业务会涉及两个地区的相关单位与机构,在无形中增加了异地贷款调控工作的难度。逐月提取还款调控在收入有效的职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手段指的是把工资中用于缴纳住房公积金的钱直接用于缴纳房贷,此方式在初入职场的员工范围有着较强的适用性【5】。
四、发挥住房公积金调控房地产经济作用的措施
(一)建立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体系
要想使得住房公积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调控房地产经济的作用,就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体系,充分加大单位内部对于住房公积金相关工作的监理力度与审计力度,从而有效防范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单位内部的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也要将自身的监督功能落到实处,一旦发现有挪用占用公积金的情况,则要立即追回该公积金,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有效维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途径。管理人员也可运用外部监督管理住房公积金的方式,由外部对住房公积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加以全面细致地监督与管理,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当地的主流媒体之间取得合作,来对单位内部的住房公积金情况进行披露,全面提升住房公积金的透明度。
(二)充分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途径
我国当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较为传统,且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途径较为单一,使得住房公积金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其他国家在公积金制度上应用的是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公积金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加全面以及多样的社会保障,我国也要汲取其他国家在公积金政策上的优势,充分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与购房相关的方面都可使用住房公积金,使公积金制度能够具有一定的多元化与功能性。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中低收入职工的消费支持力度,丰富住房公积金的各项服务性能,拓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方向,并降低申请住房公积金的门槛,使得住房公积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意义与价值,从而达到住房公积金调控房地产经济的目的【6】。
(三)加强公积金贷款的法制化建设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的主要作用在于缓解职工购房难的问题,以及稳定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经济。但在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部分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炒房的现象,在影响住房公积金政策实施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公积金贷款建设的法制化程度,当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与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之后,在职工还完第一套住房的全部贷款之后才可考虑允许其进行第二套住房贷款,对住房公积金的公平与公正加以充分的保障,并抑制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炒房现象的发生,有效维护我国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经济的稳定性,从而充分保障我国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公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要想使得住房公积金能够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调控作用,相关部门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住房公积金能够在各大单位组织中落到实处,并不断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力度,充分提升住房公积金的规范性与法制化,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力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琪. 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作用[J]. 中国房地产,2023,(04):63-66.
[2]陈芝琼. 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21,(24):1-2.
[3]魏国靖. 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探析[J]. 现代商业,2020,(11):51-52.
[4]解尊松. 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作用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20,(10):25-26.
[5]陈庆荣. 如何发挥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作用[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4):99-100.
[6]万霞. 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作用[J]. 大众投资指南,2019,(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