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DOI: 10.12721/ccn.2022.157072, PDF, 下载: 361  浏览: 2831 
作者: 蒋建平
作者单位: 陕西省略阳县硖口驿镇大坝小学,724307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摘要: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及多元的教学方式作为核心,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计算能力。本文将通过多方面策略,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中部分概念的引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步骤、结果等均要靠计算来进行。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一些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以及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此外,比例、方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与计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对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计算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知识以及运算公式进行归纳、转化的能力,并将其抽象概念、复杂逻辑转换为可理解、可接受、可应用的一种学习能力,这将对自我发展和认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有助于深化基础理解。计算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运用效果,对此,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深化认知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解析思路,使其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利器”。

其二,有助于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计算是一种数学运算的表象行为,以期帮助学生了解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关系。通过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使其从日常生活中探寻不易察觉的数字问题,并端正其求知、求学、求解的态度,还可以使学生在兴趣开发、认知习惯、情感培养等方面得到更为积极的发展,促使其全面、多元成长。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基本措施,帮助学生以较强的思维水平探索数学学习内容,逐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学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问题,教师需要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结合既定的计算流程和数学算理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在计算“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分析过程中,教师即可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本流程与相关运算定律进行充分整合,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整数乘法运算的定律,继而结合相关算理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加强重视以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目标,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综合学习效果。

(二)拓展延伸数学计算练习模式

全面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要重视结合学生思维角度和科学教学方法角度进行分析和设计,同时要重视结合计算练习模式角度进行合理拓展延伸,促使学生在多元数学计算练习模式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计算能力,强化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动态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延伸性数学计算练习模式的多样化及灵活性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实现强化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目标,同时可以在延伸性数学计算练习模式应用期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学习习惯。

例如,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途径,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整体过程进行生动展现,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作用,直观感受及分析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流程,同时可以将相关算理与实际生活问题进行充分整合。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具备较强的生动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具体学习方向,从而促进实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拓展延伸性数学计算练习模式,强化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设计期间,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教学方法角度进行适当延伸,同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方向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在多元延伸拓展学习体验过程中,逐渐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

(三)确定计算教学综合发展目标

以计算能力培养为核心方向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需要在具体教案设计期间充分展现完善且多元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既定的学习方向探索过程中,全面提高计算水平和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期间,可以通过多角度设计综合能力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潜移默化提高计算能力,同时逐渐强化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解方程的计算能力,同时全面强化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在具体教案设计期间,将教学目标进行细致划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数学综合学习水平。首先,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简易方程教学内容,构建认知能力发展目标,促使学生在计算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以及方程的解、解方程和验算的具体方法。其次,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突出体现能力发展目标,全面强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计算学习方法。

(四)强化学生数学计算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部分学生在数学计算及具体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欠缺学习信心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学习信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强借助教师的鼓励作用和多元实践教学活动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过程中,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激励,以此达到不断强化学生学习信心、提高计算能力水平的发展目的。

例如,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以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及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其中学习重点,数学教师可以加强利用实践活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情境过程中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模式,同时学会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效果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信心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五)提升学生计算算理应用能力

数学算理主要指数学计算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其核心内容以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元素为基础条件。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加强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算理应用能力,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理论水平的重要基础条件。

例如,小学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要以数学算理的应用方式作为核心教学方向,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计算方法和基本算理,探索两位数除法的具体计算方法,以此提高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索实际生活问题。除此之外,加强提高学生数学算理应用能力,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数学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帮助学生在抽象概括学习体验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学计算理念和计算方法。

三、结语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需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他们计算思维的发展,提升其计算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荣学.漫谈计算教学中蕴含的教育思想[J].小学数学教师,2016(12):44-45.

[2]王萍.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学周刊,2014(11):185.

[3]周磊.当前“计算教学”我们应该注重什么[J].中小学数学,201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