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
DOI10.12428/kxfzyyj2025.07.022,PDF 下载: 23  浏览: 265 
作者张辛昕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设备接地技术
摘要:

一、接地技术的主要类型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接地技术大致可以被分为两大类:

其一为保护性接地技术,指的是通过接地的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防护的一类技术手段。主要作用原理为,将导电部分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以免出现漏电的问题,危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高压进入的现象也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当出现高压入侵问题时,会自动操作切断电源,控制高压对电气设备系统的影响。还可将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部分静电及时导入地下,以免大量的静电堆积,对电气设备运行造成威胁。雷雨天气中也可发挥防雷的作用,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率;

其二为功能性接地技术。相对来说,该种接地技术的技术含量较大,且其中涉及的技术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系统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其中的系统接地同样发挥接地保护的作用,可以通过系统接地实现对振荡问题的有效控制,降低振荡影响。逻辑接地可实现对电位值的有效控制,使其始终维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屏蔽接地主要是针对电磁干扰现象而言的,可通过此类接地方式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信号接地可通过稳定电位的方式,保持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二、电气设备对接地技术提出的几点要求

1、对于接地体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接地就是指电气设备的其中一个部分与大地土壤之间具有很好的电气连接。接地体就是与土壤之间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体,又被较为接地极。其中专门用于接地而装设的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根据接地体的实际安装方式不同,人工接地体可以分为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是最常见的一种接地类型,主要以角钢为主。圆钢与扁钢主要用于水平接地体中。结合电气设备的特点,接地体需要在焊接的位置刷上防腐漆,并且垂直接地体的长度要在2.5m,从而可以减少相邻接地体产生的屏蔽效应。

2、直流设备的技术要求

与交流电不同,直流电对金属所产生的腐蚀作用会更大。因此增加了接触电阻,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对直流设备进行接地的时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接地技术进行要求。第一,需要保证接地体的厚度在5mm以上,并且定期对人工接地体进行全方面的检查,保证接地体没有出现腐蚀现象;第二,不能使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同时自然接地体也不重复接地,也不能直接连接自然接地体。

3、高危场所的技术要求

高危场所泛指一些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因其本身就具备高危险性,在进行接地处理时,应更加关注接地处理的安全问题,具体接地处理要求如下:首先,要求场所内部和建筑物中的全部金属物均进行接地处理,同时要将跨接线固定在管线的接头部位;其次,合理选用安全控制设备,当其线路小于1kV时,可以优先选择熔断器,且要求其安全系数应控制在4以上。而当选用断路器时,则可将安全系数调整至2;最后,要求接电线路和接地体的连接点控制在两点以上。

三、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严控施工工艺

电气设备施工的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严格根据工程的要求与施工标准等结合工程的实际安装情况对施工的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在培训中结合电力施工的实践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此外还应该设置对应的考核制度,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并且合格者才可以从事施工工作。在对工作进行分工的时候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测试接地装置的使用性能,通过有效分析测试的结果,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另外在检查时还应具有足够的认真与耐性,将检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定期测试接地装置的实际性能,根据真实的测试结果对施工技术进行更好的控制。

2、强化接地装置维护工作

接地装置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为使其长期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应加大对接地装置的日常检修工作,对于容易发生故障问题的部分应作为重点的检修对象,争取及时发展故障隐患,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问题,从而保障接地装置的可靠性。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在进行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中,还要增加对接地装置的检查,对于连接点、质量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接地技术的稳定运行与长效性。

3、提升接地装置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运行安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保障。不管是装置的安装还是后期的维护,都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施完成。只有工作人员不断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才能够保证接地装置的安全使用。既要通过专业的培训,还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让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接地装置中的运行问题,并提出重要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大对新技术、新装置的学习与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4、合理选用接地材料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接地材料的选用可以说至关重要。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接地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选择需要使用的接地材料,这样既可以保证设备的使用状态稳定还可以将施工技术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进行接地选择使用的主要材料一般为镀锌扁管,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材料截面积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扁钢管的长度在50m×6mm左右,并且主要是圆弧状,同时因为圆弧半径正常情况下都会大于压带的距离。因此要想保证接地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就需要在施工材料上进行严格的控制,既要确保材料的厚度均匀符合工程的要求,还要确保接地材料的结构科学、合理。

结语: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非常重要,良好的接地技术是确保电气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在接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接地装置中不同条件选择设置,并加强对接地装置的维护。

参考文献:

[1]肖景耀,邹德涛.试论10k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

[2]刘金龙,LIU Jin long.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接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1):93-94.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