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DOI10.12428/kcjyyyy2025.07.022,PDF 下载: 29  浏览: 304 
作者陈燕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索及实践
摘要: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中的参考与标准,对整体教学效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提高,教师必须要制定全面且科学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引导他们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又要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有效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但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缺乏最基本的全面性,他们依旧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却严重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完全将考试成绩作为标准,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学生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会要求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学生通过强制记忆掌握了一些语文知识,但是由于缺乏感悟与理解,造成他们根本无法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变成一种技能,也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使得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价值大打折扣。

1.2 教学观念依旧相对落后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会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内容,导致学生对阅读教学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尤其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陈旧,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使阅读教学难以有效展开,更难提高教学有效性。

1.3 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针对新课改来说,该标准实施的意义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把新课改的内容真正落实,教学效率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反而变差了。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就是没有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教师也没有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权,在语文学习上没有独立性,只能跟着教师设定的内容去学,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没有被激发出来。

2 高中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想办法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一旦确立,就明确了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东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这节课要讲哪些重要内容,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这堂课学习之后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上需要有怎样的提升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设计有效的教学互动。比如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教师要明确这部分内容学生要掌握哪些人物背景、时代关系,诗词当中的难点是什么,什么地方学生容易出错,然后让学生掌握诗词的解释,熟读诗词,理解诗词中更加深刻的涵义,还要让学生理解诗词中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人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了这样的感情,迁移到现代,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精神,或者是从作者的思想中学到怎样的人生态度等。只有这样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2.2 及时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由传统的“领导者”向“引导者”转变。部分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自身态度[1],就无法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也有部分老教师在身份转变后就不知道该如何讲课了。这都是目前高中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问题。高中课业繁重,学生压力巨大。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旦无法厘清自己的定位,不知该用何种教学策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观念既包括教师的观念,也包括学生的观念。众多学生和家长都知道高考即将来临,学习日益紧张。在如此繁重的课业压力面前,改变传统教学思路,甚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可能不能及时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上课时注意灌输核心素养的理念,将其与课程教学结合。

2.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面临各种学习压力,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觉枯燥。因此,单纯地教学课本知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高中生对阅读的印象都是枯燥、乏味,就会缺乏阅读热情。教师要调整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环节,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以《老人与海》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应先收集一些以原始方法出海捕鱼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同学们,看了刚才捕鱼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学生认为捕鱼很危险,有的学生则会发出疑问:“他们为什么不用机器,而要依靠人力呢?”在学生激烈讨论后,教师将《老人与海》这篇文章引入进来,让学生通过阅读看看老人是如何捕鱼的。在这种情境中阅读,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也会产生一些好奇,从而积极地投入阅读。学生通过自己总结,了解到老人的精神,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激发了阅读热情,逐渐改变阅读习惯。

2.4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当前高中教学当中所提倡的。高中的学生已经在语文学习上有了很多的知识积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如果教师一直都让学生按照教学框架去学习,久而久之,有可能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办法脱离教师的教导,对教师和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激情、有动力。语文课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语文学习当中学会审美,在欣赏课文时要把它当成一个绝美的作品,然后去反复品味,体会作品中的内涵,从语文课文当中获得一种享受,与课文作者在心灵感受上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生的内心感受就更加重要,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才能获得更多。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杜甫的诗,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析不同时期杜甫作品的特点,让学生从时间的角度纵向研究杜甫这个诗人,然后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杜甫在年迈之后,生活艰难困苦又身患多种重病的不幸境地,体会此时诗人作品中的忧思,体会诗人境地的苍凉,从而对诗人漂泊在外、老病孤愁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反复涵泳课文,从课文当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并且学会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创新,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而且有利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促进高中语文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高春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4):39.

[2]刘强强.浅析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20(04):50.

[3]潘竟孝.浅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J].学周刊,2020(04):69.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