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的,而科学老师需要制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教育情景,以此给学生提供多次进行科学探索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感性认知、拓宽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性。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谐与合作精神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质量。只有抓住教育的核心,教育才是充满活力的,能够实际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出许多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优秀的备份人才。
一、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科学教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课程开发应该加强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以便在现阶段与实际认知水平的学生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考,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实习,它有助于来自细微事物的学生微妙的教学。由于小学科教概括性知识较高,知识面较大,应开展科教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探求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科学素养,也能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发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秀科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活跃状态下思考,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迅速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注意传统教学模式的压制约束,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助。要不断创新小学科技教室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发现和优化基础的科学教育战略的弱点,并及时的改正,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容易学习和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来提高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持续性的探索精神,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老师根据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教学时常保持耐心,多进行革新和改革,从而让学生对他们的科学学习有方向和信心;学生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科学遗产精神,科学活动就像阶段性攀登,学习也需要循序渐进,科学成果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最继承的文化形态之一,学习科学不仅可以总结过去的经验,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学习,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其次科学活动应该从经验知识水平提高到理论知识水平或科学抽象化过程。为此,我们要坚持理性原则,寻找真理的精神。科学要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从事实求真,克服主观假设,追求真理精神。科学的学习也需要学生们培养协作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免不了团队协作的时候,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科学实践是检验科学理论真实,严格,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培养科学的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态度,老师们应该以身作则。老师要在每天的教学中起模范作用,在实践中,教师要充满自信和信心,通过标准化和熟练的教学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向上的榜样。科学态度的培养还需要学生严格的训练,大部分科学态度属于意识形态或科学道德性的问题,科学态度的培养方法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使用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全面要求。
(1)科学教育要有充分的实践准备
每节课结束前三分钟,老师会整理并强调下节课准备的实用资料和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负责收集和调整每个小组的分工合作。
(2)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条不紊的操作
由于操作时经常需要许多工具,材料,操作环节、步骤比较多,学生很难掌握整个操作过程的全过程。老师应该先给学生们进行示范讲解,然后把整个练习过程分解成几个大阶段,给学生们提供明确的想法,然后把主要环节分解,进行必要的再次加强教学。老师应该在演示过程中使工作标准化,遵守操作规程,在强调操作标准化的同时学生也要遵守操作规程。这对于安全和实际成果的达成目的至关重要,老师应该注重开发学生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也应该对实验中如何使学习衔接得更牢固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学生不能正常完成学习或做错事是正常的,老师只要耐心引导,遵循分步原则,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依次进行实验,完成学习。
(3)课后的后续查证
作为对教室里发生的问题和问题的回答,学生们最好咨询相关资料,下课后进行相关实验,然后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课堂后的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很有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对全世界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自然,生命,社会系统的认知,人们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还有积极的行动,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为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制定目标,跟上趋势,顺应时代。目标是了解世界,了解世界之后就要适应世界,然后加以改变。我们必须适应客观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基本看法,包括对本质、构成和价值标准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差异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根据各自的价值,各自的价值观也会不同,我认为自己的想法最具价值是,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价值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是人最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们要不断学习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对生活和价值的展望,通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树立高尚的进步的价值追求,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文化素养,成为一个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科学是拥有丰富小学知识的基本课程。在构建综合协调教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改革中,教师讲授科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理解能力,以学生已有的认识为基础,确立慎重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科学教育可以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实现以“考试中心教育”向优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 陈彩凤.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形式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9,8(42):92-93.
[2] 胡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基于2009~2018年期刊论文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01):29-34.
[3] 柳红.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67-168.
[4] 许辉. 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