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
DOI10.12428/xdyxyj2025.07.020,PDF 下载: 23  浏览: 277 
作者王大庆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效果方法
摘要:

急性胃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疾病,基本临床表现为血便、恶心、疼痛等,严重时患者甚至会出现呕血、昏迷、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及时确诊,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基于此,本文将对急性胃出血患者急诊治疗方案作出分析,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手术治疗组(50例)与保守治疗组(50例)。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完整;(2)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合并胃部肿瘤患者;纳入标准:(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配合并签署同意书;(2)病历资料完整;(3)符合急性胃出血诊断标准。手术治疗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9.22±1.36)岁;保守治疗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0.17±1.42)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生化检测,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保守治疗组:给予患者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例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抑制患者胃酸分泌,提升患者血浆凝血及血小板凝聚速度。首选药物为西咪替丁(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6021340 规格,0.2g×50s),每6小时口服200mg[1];若患者出现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血管加压素治疗,以0.2U/min的剂量持续静滴,根据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同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静滴或舌下含服,可有效降低患者门静脉高压。(2)手术治疗组:首先对患者出血点及创伤部位进行探查,观察患者出血量及创伤面积,根据患者实际出血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遵循手术室原则,确保患者生命指标稳定。在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菌、消炎治疗,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等情况[2]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及三次大便潜血检测,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三次潜血检测均为阴性且胃镜检查无出血症状;有效:大便潜血及胃部出血状况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出血情况未得到控制,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使用分类数据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软件结果显示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见表一。

表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bc55b34a-fde4-428d-90fc-4822938c0f33.png

3.讨论

近年来,急性胃出血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了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疾病,主要采用手术和保守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在制定详细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做出选择[3]。保守治疗多采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保护消化系统粘膜等重要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仍然存在观察时间较短、参与人数较少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得出结论: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出血量较少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对于出血量大、病情严重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提升治疗合理性的同时,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江顺德.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4):49,52.

[2]江顺德.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00(004):P.49-49.

[3]赵春虎,代凌云,简宇, 等.急诊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胃出血的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00-10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