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对比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严重影响,能够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促进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切实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施工期间,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切实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需要管理装配式施工过程,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极大进展,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1导言

当前装配式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建筑在建设中受到制约的因素相对较少,建设成本较低。所以施工技术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需要切实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加以关注。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2.1 能够提高施工质量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其自身规划建设主要是对工厂生产模式进行应用,也就是由工厂对模具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使用的构建进行制作,在对传统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避免的同时确保建筑构件规格以及精度可以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和传统手工操作进行对比,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尽可能对人工施工操作失误进行避免,同时还可以使施工操作准确性获得充分确保,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2.2 能够革新管理模式

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中,其有着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等特征,这一施工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优化并完善建筑工程生产环节和流程的同时促进其自身完善性的进一步提高,进而使劳动力素质获得强化。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建设中,装配式施工模式对于施工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为了能够确保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和建筑工程建设基本需求充分符合,有关建筑企业则需要立足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完善,使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在促进施工管理质量和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

2.3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在减轻作业操作量的同时尽可能对交叉作业的产生进行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对比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操作时间以及施工量,并且施工管理工作量也会逐渐呈现出降低趋势,对于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极为有利。

2.4 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材料以及资源浪费现象进行避免。在应用这一技术时,相关施工单位要事先准备好相应构件,在合理、科学装配之后则可展开建筑工程局部建设,进而科学控制施工资源能源消耗量,可以在使能源资源损耗量降低的同时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 成品零件制造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和技术规划、时间表等相互结合,并事先制造装配式构件,并且有关建筑企业需要对此进行充分关注,使预制装配构件质量获得充分确保,使其生产进度和施工要求充分符合,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整体效率有效提高。管理期间,有关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并掌握装配件装配,防止对施工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了解工厂当中库存构件性能及现实生产能力,确保其和施工要求充分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装配件涉及方面相对较多,主要包括梁、墙、柱等。在对零件柱所进行的制作中,工厂需要依照有关定制要求和标准合理设计外观形状,如果需要使用模具,则要严格检查其外观以及尺寸,保障其满足有关要求,之后进行合理清洁,并依照标准程度展开操作。不仅如此,管理人员要落实后续各项工作,如维修管道,在对零件载体所进行的制造中,要充分符合柱形部件。并依照有关顺序分组,抬高加固部件之后则需要及时对嵌入式部件进行安装,关闭模具之后及时固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打磨,确保其质量。同时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这一工作在施工管理中极为关键,可以在充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切实使BIM技术的辅助功能获得充分展现,控制各项因素对其所带来的影响,实现施工工程的控制。总体而言,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及时上传技术保障安全方案,并对施工相关信息进行公布,对于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极为有利。

3.2 现场装配式构件管理

装配式构件运输期间,到达施工现场后要展开科学管理,防止构件质量降低。在堆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装配件的过程中,要事先处理堆放场地,确保其处于坚实以及平整状态,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增加坍塌风险,使其质量受到影响。同时,为了能够对积水问题进行避免,需要及时健全完善排水设施,防止影响构件应用性能。不仅如此在对装配式构件所进行的堆放中,管理人员要垫实下层构件,在对预埋起吊构件所进行的布置中要确保其保持朝上状态。堆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充分思考构件安装顺序,促进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叠放处理措施合理应用,注重下层构件强度,减少问题产生。

3.3 预制件吊装施工管理

首先起吊预制件前,相关管理人员要耐心检查预制件,检查是否存在损坏,使其质量获得保障,同时还需要整体性检查起吊设备,在最大程度减少故障问题的同时使起吊施工有效性获得充分确保。并和施工现实需求以及预制件荷载等相结合对起吊方式进行科学选择。其次,对于部分体积相对较大的预制件,其对于不管是对起重装置还是附属设施的要求都相对较高。所以在起吊预制构件前,工作人员要及时确定附属杆件以及连接结构点位置,并将施工交底工作落到实处,凭借螺栓预埋位置并控制塔吊附着物稳定程度,也可以在水平上方对其进行转动,连接相关结构物,进而使吊装施工质量获得充分确保。最后在吊装装配式构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事先检查两侧支撑点高度情况。且墙板吊装过程中,需要合理保护连接位置,减少质量问题产生。

4结语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将预制好的各种构件进行装配所组成的建筑,对比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能够在降低现浇施工量的同时增加装配作业量,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进而使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获得充分展现。所以对于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这一技术科学应用,在强化施工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使施工安全和质量获得充分确保。

参考文献

[1]侯金鹏,隗功潮. 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21,(11):90-91.

[2]赵庆洪,丁修功,何华钦,曹涵瑜,郭俊海.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砖瓦,2021,(11):80+82.

[3]李奇.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2021,(30):59-60+62.

[4]马玉曾,王若男.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62-163.

[5]贾方晶.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砖瓦,2021,(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