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情境教学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购物情境来教授百分比和折扣,或者通过规划家庭预算来引入比例和方程,使得学生能够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应用,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二)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
当数学概念在具体的、相关的情境中被引入和解释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框架和真实世界经验相连接,这种关联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使学习内容更加牢固地存储于长期记忆中。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工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学生需要动脑筋思考、创新并尝试多种解决方案,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技能,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1]。
(四)促进合作学习和社交技能
情境教学常常涉及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这要求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那里学习不同的视角和解题方法,还能在交流和协作中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在情境教学理论中,学习被看作是一种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最有效的学习发生在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他们的现有知识和实际经验相联系的情况下。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情境教学法强调创建真实且相关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背景,这些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认知参与度,并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2]。
在生活中,概率无处不在,从天气预报的降雨概率到音乐软件的随机播放功能,概率的概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概率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相关性和动机。例如,在教授“概率”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日常活动紧密相关的情境——如“决定下午放学后的活动”。在这个情境中,可以选择包含不同天气情况与相应的娱乐活动选择(如晴天去打篮球、雨天留在教室玩桌游),并让学生通过抛硬币或掷骰子来模拟天气的随机变化,进而决定他们的放学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实际的例子,如“超市抽奖活动”。假设超市有一个抽奖活动,每消费满100元即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金从5元到50元不等,每个奖项的中奖概率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访问超市或网络搜索来收集数据,然后计算不同奖项的中奖概率,并预测如果他们消费一定金额后可能获得的奖励范围。这种情境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还让他们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概率进行合理决策。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概率的数学原理,还能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
(二)问题导向的情境创设
问题导向的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将学习内容置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3]。这种策略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最有效的学习发生在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新知识的同时。通过问题导向的情境创设,学生被引导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中的“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学校食堂的营养调查”。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并要求学生根据同学的饮食偏好进行一次调查,收集数据后使用扇形统计图来展示结果。学生需要计算每种食物的消耗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扇形图中的相应扇区。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绘制和解读扇形统计图,还理解了扇形统计图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营养分析、市场研究或社会调查等领域的重要性。此外,这种问题导向的情境创设也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估数据的有效性,以及考虑如何通过图表清晰地传达信息[4]。
(三)技术辅助的情境创设
技术辅助的情境创设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来创造学习环境,这些工具能够模拟真实世界情境,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这种策略基于认知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强调通过视觉和听觉材料的结合来提高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技术工具如交互式白板、计算机软件、平板电脑应用和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被用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和互动[5]。
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中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时,可以使用如GeoGebra这类动态数学软件来创建一个互动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任务,比如“机器人的舞动”,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通过平移和旋转几何图形来控制一个虚拟机器人的舞蹈动作。学生可以操作机器人的“手臂”和“腿部”,这些部分由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他们需要计算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这些图形来使机器人执行特定的舞蹈动作。这种技术辅助的情境不仅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平移和旋转的效果,还能够即时获得反馈,调整他们的操作以达到更精确的结果。此外,使用技术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图形变换的不同组合,鼓励他们进行实验和发现数学概念背后的原理。通过这样的技术辅助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互动和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概念。这种方法有效地结合了数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刺激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21世纪必需的技术技能。
结语
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展现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嵌入到生活化、问题导向以及技术辅助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晓燕. 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3):45-47.
吴艳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C]. //教育教学理论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马遥,杨凯凡.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 教师,2023(21):45-47.
江凤琴.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J]. 江西教育,2023(23):26-27.
蒋宏林. 追求情境之美感受学习之乐——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