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探析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加复杂和隐蔽的风险。数据审计作为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背景下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对策,分析大数据给金融审计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提高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数据治理、完善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方法以及加强跨部门合作等对策建议。这些对策旨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提高金融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引言:在当前大数据时代,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创新,交易量和复杂度也日益增加。金融审计作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金融审计方式和手段已难以完全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大数据为金融审计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对海量异构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审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金融机构的运作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一、夯实基础:提升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审计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业务,亟须培养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系统学习数据挖掘、数据建模、python编程等技能,掌握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整合、分析金融数据的方法。同时,审计队伍应引进信息技术、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才,打造跨学科的复合型团队[1]。据统计,目前金融行业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已超过5EB(艾字节),2025年将达到25EB。庞大的数据资产蕴藏着无限价值,但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数据,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5年,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审计人员的核心竞争力。

二、严格把关:加强金融数据治理

良好的数据治理是大数据审计的前提和基础。针对金融数据碎片化、异构性强、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各环节入手,贯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如表1所示)。首先要规范数据采集渠道,统一数据格式,防止"数据孤岛"问题。其次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管控,建立数据核查、校验机制,消除违法违规、敏感等脏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再次是优化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式,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和共享[2]。最后要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脱敏、访问权限管控,防范数据泄露、被滥用等风险。可见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对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表1加强金融数据治理措施


三、嫁接人工智能: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审计质效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为金融审计注入新的动能。审计部门应积极嫁接先进技术,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金融文本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自动提取关键信息,识别潜在风险点。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历史数据,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交易异常、洗钱活动等违规行为。另外,可利用知识图谱等技术追溯风险传递路径,发现交叉风险点。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可优化审计流程,增加审计可信度[3]。显然,新技术的嫁接将大幅提升审计的全面性、精准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

四、优化流程:推行持续审计模式

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难适应数字化转型下复杂多变的金融业务。审计部门应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潮流,推行持续审计模式,实现从被动审计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具体做法是,通过对金融数据进行持续监控,识别业务风险点,及时预警并介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发展态势;实时更新审计程序,动态优化审计策略,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可借助区块链等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金融机构内外部信息数据通道,实现信息流转无缝对接,为持续审计提供数据支撑。待审计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分析结果,督促业务部门整改,做到"发现问题、分析根源、跟踪整改"的闭环管理。显然,持续审计模式下审计工作与业务流程融合贯通,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提高审计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五、携手并进:加强跨部门协作防风险

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时,不应被动防守,而要主动出击,加强与监管机构、第三方机构的协作配合。一方面要加大数据共享的广度和深度,监管部门依法取得金融机构相关业务数据,与内部审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形成风险监测的合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优势,将后者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入金融审计,破解审计中的"老大难"问题。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应用指南》,推动各方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2023年,证监会提出探索区块链在监管、合规等方面的应用。可见监管层高度重视跨部门协同,共同防范金融风险[4]。从审计机构来看,主动加强与外部合作,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金融审计肩负着防范金融风险的重任。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大数据给金融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完善审计制度流程,创新审计方法手段,并加强跨部门的协作与信息共享。只有这样,金融审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隐患,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贝妮.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探析 [J]. 南方论刊, 2023, (07): 77-79.

[2]舒蕾. 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探讨 [J]. 全国流通经济, 2023, (11): 185-188.

[3]孙俊磊,朱贤明. 浅析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机制研究 [J]. 理财, 2023, (01): 80-83.

[4]张伟. 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金融审计的作用分析及实现路径探讨 [J]. 时代金融, 2021, (15):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