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的生物教学不应该过分单调乏味,教师需要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制订趣味性较强且具备生动性的课程教学方案,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活化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融入到课堂中,带着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生物知识。生活当中的生物现象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思维,参加到知识探究过程中,有效推动知识与实践的融合,让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获得良好发展。
一、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现实生活作为科学教学的背景,在生活当中整合教学素材,借助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呈现需要讲解的学科知识,通过拉近生活与课堂的距离,使科学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从而使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多学科知识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实践而来,整个知识的结构和体现变得越来越严谨,教育工作者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展示知识,能够带给学习者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这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真正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使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
二、 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一些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一些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时,通常会在课前或者教授重点知识的时候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并沿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回答问题,以此强调并反复说明生物学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与之对应的是,学生认为教师是强行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甚至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不是很了解。而教师要想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研究的热情是非常困难的。任何一门基础学科都需要问题论证的教学过程,良好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有更多的问题论证,而当前生物学这门基础学科的很多论证过程、结果以及原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需要高中生物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
三、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方式,促成生活化教学
改变传统授课者的教学方式,将以往较为传统的、概念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成生活化的互动讨论授课。高中生物学教师作为生物学科知识的教授者、传递者,在教学讨论过程中,要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就提及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展开讨论,从而真正达到对生物学学科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当学生自发地深入了解和学习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知识时,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洋葱并不是明显的紫色,教师可以将洋葱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并将其剥离成片状置于室温20摄氏度以上的散射光线下,直到变为紫色。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实验替代品来进行探究,包括胡萝卜叶柄或爬山虎叶柄等,这些素材在质壁分离的实验探究中都能够更好地呈现实验原理。通过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青菜叶、花生种子等一些常见的素材,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展开积极探索。
(二)、创设生活化的生物学教学情境
对于未来我国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而言,必须全面贯彻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改进,更好地开展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利用现代社会学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条件深入研究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应用高中生物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绝大部分的生物知识都源自于生活,许多生物研究学者也是以生活背景为依托展开生物概念与生物原理的探究,可以说生物知识与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讲解和指导,带领学生对生活中隐藏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挖掘,更加全面地掌握生物学科内涵。
(三)、创建生物学学习小组,鼓励学生探究生物学与生活的奥秘
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有很多种,包括让学生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或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细胞分裂等基本生物学概念来回顾自身成长,从另一个视角看待生命的本质等。人生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存在一定的磨难与光彩,将人生与生物学知识、自然界相联系,人生也就如同是色彩鲜艳、绿色的自然界。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整合教育资源,将有关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相联系,将生物学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创建生物学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探究生物学与生活的奥妙,而这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为了能自主从事探索性学习,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自然界中探究生物学奥秘,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积极性,以这样的形式进行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学的兴趣。
(五)、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想要提高生物学科的整体教学效率,仅依靠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推动生活化生物课堂向课后作业进行延伸。教师要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学生也要对生物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物学习之后,通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所需的内容,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布置课后生活化作业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学科知识,在设计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多个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生物知识点。
结语: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让高中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在高中生物学理论课和实践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唤起学生对学习高中生物学及相关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学习生物学课本知识以及通过网络及时查询课程教学内容,探究生物学基本知识及相关科学研究现象等,这样不仅可助力广大学生深入、系统性地研究和理解生物学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广大高中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相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青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14):91-9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31.
[2]陈韵竹.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