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1.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
针对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立足专业特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观、乡村振兴战略、生物安全、道德伦理等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等课程思政元素[1,2],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手段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践行“强国有我”的豪情壮志。
2.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根据《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课程特点、学习目标及课程内容,在讲授专业知识点的同时,有机融入学科背景、发展历程、典型案例、道德伦理等的介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在实验课中融入劳动教育相关理念[3],在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民族使命感,做到专业入脑,家国入心。
3.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及专业知识内容融合
本课程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元素内容融合于课程教育内容中[4-5]。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业、服务农业”的爱农情怀,使学生做到“敢说、敢做、会说、会做”。
4.课程建设成果
①师资队伍:形成一支具有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
②教学内容:深度挖掘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融入点,将科技创新精神、生物伦理道德、团队合作意识、严谨态度等思政元素融入到理论知识中。
③教学方法及手段: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地教学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深入解析课程内容;
④课程考核方式:结合现有的考核模式,深度探索完善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考核机制。平时成绩(60%),由出勤、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思政体会组成,期末成绩(40%),采取开放式应用型考试形式;
⑤教材:开发一本适合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习的《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教材;
⑥课程资源:利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网站。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
除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外,采用讨论交流方式,讨论交流既是一种知识学习方式,也是职业技能训练,可以练习考研升学后或就业后的业务讨论会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
2.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面向课程思政建设战略,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政内容、劳动教育理念,重构教学内容,构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详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简介
3.课程考核优化
建立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技能、思政心得体会,占60%)、结果性考核成绩(采取考试制,综合应用型试题比例不低于80%,占40%)构成。
三、课程评价与成效
建立课程评价方法机制,本课程评价方法一共分成以下三部分:
1.授课目标达成度:学生对授课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评价,占30分;
2.学习效果完成度评价:学生考核统计得分,学生需提交课程思政心得体会1份,总体水平较优,占40分;
3.思政设计结合度评价:主要是领导、同事对课程思政设计情况进行评价,重点突出学校督导组和学院督导组的评价结果,占30分。
以上三部分课程评价机制形成三维一体评价体系,进行综合性教学成效评价,真正达到学生满意的教学成效。这种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适用于本专业其它课程,也同样可以辐射其它专业。
参考文献:
[1]焦德杰, 谢兆辉, 许褆森等. 《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德州学院学报, 2022, 38(2): 90-93.
[2]吴宗军, 平先锋, 邹英宁等. 课程思政的农科类示范课的建设研究. 现代园艺, 2022, (9): 190-191.
[3]杨真, 刘方涛, 周毅.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8): 187-188.
[4]蒋继国, 刘艳艳. 课程思政示范建设探索. 山东教育, 2020, 26-27.
[5]樊东, 张鑫鑫, 林志伟等. 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打造德才兼备一流专业人才—以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普通昆虫学”为例. 高等农业教育, 2022, 2: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