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在电能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发达且覆盖范围广的供电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力行业的工作量。变电检修作为电力操作工作重要的一环,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检修操作中,很多设备都处于带电运转的状态,若检修人员无法掌握并及时分析存在的危险点,一方面会影响变电检修工作的进展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给检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1状态检修概述
1.1状态检修的概念
如果电力系统想要正常运行下去,那么使用的设备一定要达到相关的标准,特别是其中电气设备的使用,对于其中电气设备的使用,使用的情况把握更是非常关键,如果设备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电力系统的整体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得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下去,这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找到其中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中出现的故障,减少设备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力系统发展的速度正在加快,很多企业为了使得发展的速度跟上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及时创新改善现有企业的技术,和电网检修的状态相一致,一般情况下状态检修的一些方法在各个企业当中都已经有所应用。检修的依据也就是电力系统当中各个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接下来就是和实际的运行环境进行结合,从而制定更多可行的方案,各个设备之间的运行状态差距,也需要从状态检修的相关技术进行区分,确定不同设备需要的时间,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确保状态检修的正确性,还可以进一步减少需要耗费的成本以及需要使用的时间。
1.2状态检修的原理以及具有的不同特点
变电设备状态的评估原理结构中还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说设备运行的管理,以及使用的生产计划,包括试验的管理,还有红外测温仪等等,最重要的还存在一些缺陷分析和在线监测系统等等。其中有一些点需要注意,首先是在设备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一些数据,那么针对这些数据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整合这些数据。之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也就是设备的运行状况,接下来在实验管理和设备管理的时候,也需要针对设备采取一些措施,这样能够使得设备运行的流畅性得到保护。设备运行的状态还可以进行建模分析,有效降低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事故的概率,其中检测手法非常的重要,能够通过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分析出设备运行过程当中潜在的危机,有效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2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
2.1检修环境与天气条件
不同的地域、环境、天气等外界因素,都会给变电检修工作带来不同的隐患,对此,检修人员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工作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检修人员处于极度潮湿或干燥炎热的环境中,应考虑到此时空气的导电能力会大幅度增强,检修人员需要事先穿戴绝缘手套、绝缘服等以保证自身安全。再比如,检修人员需要在高空状态下进行工作时,应考虑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高空坠落,除了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以外,还需要采用专业的防坠落设备(如:登高车、移动平台等),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2变电检修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部分变电检修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加上其工作经验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检修工作的进度,而且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另外,部分检修人员还存在抗压性不强的心理素质问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还可能存在畏难心理。这些不佳的心理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检修人员的精力和注意力,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对变电检修缺乏重视
尽管变电检修工作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但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企业或检修人员对变电检修缺乏重视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不重视变电检修,未对检修工作制定完善、严格的章程规范,对不完善的相关检修管理策略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是变电检修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不重视甚至对检修工作存在消极态度,在检修期间敷衍并仓促了事,未按照变电检修的标准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最终导致未将危险点检出,这不仅降低了检修工作的效益,而且为日后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关键技术
3.1制订规章制度确保操作规范
变电维修过程中意外的发生多是由于工作过程中对安全的轻视以及规范操作的忽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订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检修方案以及工作方案,统一变电维修操作过程,是有效规避电力系统内部意外发生的手段之一。只有明确操作流程以及维修方案,才能够高效地敦促变电维修人员有序工作,才能够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以及疏忽所引发的意外事故。而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接地线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容易无形中造成错误操作,为规避此类风险状况的发生,可以及时采取两端定位法,对同类设备的接线进行核对与检查。同时,检修人员应当对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记录与分析,对现场可能会出现意外风险的区域进行预测以及标注,与此同时排除风险因素,在对检修现场进行全面分析后,将相关的数据记录、危险点以及风险区域誊拓到系统平面图之上,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系统各个部分所存在的意外风险事故,并在此基础上对操作流程图进行修订,完善变电维修工作的进行。电力企业及电力部门通过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行为上的规范,充分认识到检修工作所带来的风险以及自身安全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完善用人制度,增大行业内的竞争力度,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履行检修规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促使检修人员学习安全操作机制,从而实现电力系统各部分的稳步运行。
3.2确保电力系统监测工作进行
电力系统及电力单位的工作中,变电检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每一环节,针对系统各个部分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测与管理。事实上,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过程都较为严密,而实时检测以及科学检测是帮助变电检修人员充分认识与了解运行设备目前的运行状态以及安全性能的重要方式方法,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突发意外事件以及安全隐患突然出现时能够及时反应,作为工作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变电检修人员实时对设备的相关性能进行合理调整,以降低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风险[4]。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系统内部运行的纰漏以及意外,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地对设备进行修理与维护,及时淘汰陈旧的设备与老化的零件,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规避风险的产生。不仅如此,电力系统单位还应当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测与管理,避免在职人员玩忽职守,进而避免事故发生。
结语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如果电力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经济也会随之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故障的频繁出现而导致变电设备的发展和运行,工作人员要及时的了解故障出现的原因,以及故障的引发原因,最好要掌握处理的措施,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碧川.状态检修模式下探析变电检修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Z1):95+105.
[2]徐幻南.电力系统中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测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