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DOI: 10.12721/ccn.2021.157041, PDF, 下载: 213  浏览: 2720 
作者: 王林海
作者单位: 哈尔滨圣宝艺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 现如今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能够对工程主体结构更好的构建,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和优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质量,甚至决定着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日后土木工程相关建设提供帮助。文章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优势,并对其实际作用的发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连续作业等优势,在各类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土木工程施工相关技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改进,尤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工艺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给工程整体质量带来了良好的保障。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优势

1.1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现如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呈现出日益复杂趋势,功能性也更加丰富,以往传统落后的技术手段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说,应当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不用的施工工艺和手段,用过提前预制的方式,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同时也可采取现场浇筑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灵活性。通过各类搅拌机械设备的运用,可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产出效率,这样一来工程的整体效率也得到提升,因此,以混凝土材料为主体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能够以较快的施工进度和效率进行。

1.2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和价值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全面提升整体工程的价值,通常混凝土技术所需的原材料成本较低,并且资源丰富容易获取,并且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能实现工程效率的提升,在用料和工期方面进行节约,实现成本的降低,帮助该施工技术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较为可观的经济回报。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实际作用的发挥

2.1对原材料进行妥善选择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泥、砂、石等原料经过合适的配比构成,有时还会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要求,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需要对混凝土自身的承载力和内部应力进行充分考虑,重点是研究混凝土和钢筋的粘合情况。所用水泥的类型会对混凝土材料的最终性能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市面上水泥的种类很多,根据成分的不同主要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五种,在全面工程展开之前,应当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2.2运用科学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当选用材料在性能上符合要求后,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通过科学地计算,制定出相应材料的配置比例,然后将其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下一步操作。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来说,需要有具有资质认证的团队开展事前的计算准备工作,通过试验、调配以及必要的检验后,才能将合格的配置比例大面积广泛的应用,否则,将极容易影响后期施工质量,出现返工现象,甚至导致整体工程完成情况不能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3确保搅拌作业的效果和质量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是发挥出混凝土材料作用的重中之重。在搅拌过程中应该由专业人士在旁辅助指导,确保工作过程准确无误。原材料的投放必须保证一次性投料,严格按照配置的比例和制定的顺序逐一投放到搅拌器械当中去,并且按照工艺完成施工。在加工阶段,需要时时注意混凝土材料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状态。除此之外,对于装载机搅拌斗的硬件选择,需根据所需混凝土的数量选用不同的规格,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并能够充分地获得搅拌。这里的注意事项还包括在搅拌前必须将搅拌机内前一次的剩余材料清空,以此避免可能出现的砂浆流失问题,当搅拌机长时间不使用时,应该用水将内部冲洗干净,之后再排净积水,打开卸料门。

2.4严格控制浇筑施工的质量

当使用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现场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事先划分好的部分实行分层浇筑,在浇筑每一层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小心掌握好每一层的施工厚度,与设计好的施工图纸保持一致。通常来说,浇筑工作需从下至上逐一进行,当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把控好浇筑间隔,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且要确保上一层混凝土完全遮盖住下层混凝土,增强混凝土的粘稠度和施工部分的整体性。为了避免逐层凝固情况的发生,并减少由于分层施工产生的层与层之间的裂缝,一般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阶段,抓紧时间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再者,在一些恶劣天气下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对于一些寒冷地带,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此保证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2.5做好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需要开展后期养护工作。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部分,养护工作需要更加地仔细认真,该工序主要是为了让混凝土在彻底投放到日常使用之前,在组成成分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通常来说,可以适当的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水分以补充其表面流失过多的水分,一般的施工团队会在裸露的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以减少水分的快速流失和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某一部分的混凝土表面承重力低于1.2MPa时,需严禁任何人员在其附近走动,并让此部分混凝土自然凝固,排除人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语:混凝土材料结构的建筑依然是目前土木工程的主力应用项目,也是促进我国基础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混凝土建筑的优势比较明显,创造的经济收益十分可观,而且实际的施工工艺比较纯熟,利用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会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果和应用质量。故此,施工团队需在完整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以专业化的施工技术和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尽量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以此推动土木工程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07-108.

[2]李尚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