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分析
DOI: 10.12721/ccn.2023.157002, PDF, 下载: 112  浏览: 1806 
作者: 和林飞
作者单位: 长治市潞州区实验中学,046000
关键词: 高中生物;德育教学;教学实践
摘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德育十分关键,不仅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还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有效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创新,并让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的生物教学时,应该认真进行对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做好德育元素的挖掘工作。教师要将德育工作与生物教学紧密关联,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德育元素渗透,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培养。本文就关于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将德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渗透德育,实现德育、智育的良好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部分生物教师没有了解过科学的德育理念,这就导致他们的德育渗透方法单一,往往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将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到培养,但这种教学形式简单、载体不足,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感到麻木,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经常是通过简单的制度约束和奖惩。例如,当学生违纪时,部分教师会直接给予他们否定评价或惩罚,不花时间和这些学生讲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应该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课堂缺少师生互动

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大多是教师一个人讲解知识,这会给学生造成很强的压迫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取情况,无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必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生物课堂上还存在学生之间交流不够,或者无效交流的现象,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削弱了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1]。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看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很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积极意义

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自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对社会上的真善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很有利,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契合新时代对高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最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讲解知识、融入德育,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总体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丰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灵活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三、高中生物课堂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自主探究实验,提高德育水平

高中生物中包含大量的实验,学生如果想要彻底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知识,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学习效果,而实践探究活动也是教师有效渗透德育的途径。

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的减数分裂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配备相同的实验材料——红色橡皮泥、蓝色橡皮泥、一张白纸、四根铁丝。之后教师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染色体减数分裂的模型。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快速地掌握染色体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还能使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德育的体现。

(二)加强师生交流

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和谐的桥梁是合理的交流、沟通,也是老师在生物的教授环节开展德育渗透手段的前提。高中紧张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内心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教育思维强调关注学生个人感情的背景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灵变化,及时帮扶学生减小压力,使其保持奋发向上的风貌。另外,作为学校教育的实践人,老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要任务,在教授环节中,老师的讲话方式、个人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德育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授环节中要重视自己在行为和言语上的规范,在上课的时候保持端正的讲课态度,巩固自身专业技能,为学生解答疑问。在下课的时候,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加强学生的德育思维,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关怀学生,倾听学生心灵的懊恼与疑惑,帮助其树立奋发向上的态度。

(三 )创新课堂模式,有效注入德育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深入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用具有德育特点的现代生物科学建设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加有效地将德育与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和健康成长 。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把高中生物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高中生物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高效地完成德育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洪宁.浅析高中生物课堂德育渗透的有效开展[J].吉林教育,2020(44):67.

[2]余景耀.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学德育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12):18-19.

[3]范玉英.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