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力的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供应对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规模和容量的日益扩大,涉及网架建设、电网调度、设备运行维护等多项专业的电力生产工作变得愈来愈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如何通过精准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实现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够明确
在我国实际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生产安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实处的现象。电力企业虽然有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也使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施起来还是形式主义,得不到任何实施成效。而且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也不具备对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出现了安全事故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解决和管理,对于事故原因更是无从查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责任不能落实,对日后的电力使用情况不能进行保证。除此之外,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更是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知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具备管理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就难以及时进行解决。
1.2违章行为不断出现
我国的电力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存在着地域性分布不均的特点,再加上新型能源的不断接入应用,对一些传统的电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在电力生产中,不惜采用违章生产的行为,这在一些小型电力企业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尤其是一些季节性进行电力生产的企业,如风电企业、小型水电站等,其电力生产在一年中只有半年左右的窗口期,如果无法抓住窗口期进行电力生产就会造成企业亏损,这造成了这些企业往往会冒险进行违章生产。
1.3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能力亟待提高
所有电力企业每年都进行各类的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培训,特别是在一些管理规范的电力企业,“心肺复苏、触电、外伤急救”“消防培训”等,各类培训搞得有声有色。但往往是现场发生事故时,不论是否经过培训的人员都显得束手无策,不能正确有效地采取控制事故的措施或对伤者进行正确处置。这说明培训仍然只停留在讲讲课、考考试的表面上,没有真正有效达到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能力的程度。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优化对策
2.1落实安全责任制
在电力工程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层层递进,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实现各自的安全生产目标。电力企业要严格遵循《电力建设安全工作流程》、《安全生产法》和《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始终秉承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作业方针。此外,在各项制度落实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的,科学且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每一个部门和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这对监督和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做好机械设备管理
电力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电力施工安全事故中占有非常大的占比,是引起电力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电力施工单位要在开展施工前对电力机械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确保其能安全、正常使用。电力施工单位要加强电力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同时做好施工设备存放环境的防潮、防火工作,还要在机械设备的醒目位置张贴机械设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质量和施工寿命。电力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的规范性,在电力施工开展前,要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全面、详细、规范的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和安全施工培训,确保机械设备的规范化、高效化、安全化使用,对于需要特殊操作的机械设备要做到专人转岗,严格控制非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2.3各级管理人员做好“三同时”
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重点在现场,难点也在现场。抓好每一个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控指挥、遥控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应该现场核实确认的事项,个别管理人员仅凭经验、拍脑袋便远程做出指示,留下了隐患。“三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参加开工会,同时离开现场。实施“三同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也是各级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转变作风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三同时”,拉近了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距离,使管理重心下移。同时,现场遇到的问题,管理人员能够切身参与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不规范、违章问题,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制止,提升了作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2.4加大安全监理力度
电力监察工作的基础是加大管理力度,其可以有效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加大管理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实操培训,使其可以尽快投入工作,对老员工定期进行提升培训,使其可以跟得上电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第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其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效率,每个管理人员都是监察工作的节点,通过管理人员可以促进对员工的管理,由点成面,短时间内提高电力监察工作的水平。虽然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可以有效提升电力安全生产,但是,其对于企业而言是需要成本的,其投入的人员与物力越多,对于企业的负担就越重。因此,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如监控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提升监察的技术能力。降低人力参与的程度,既可以有效避免人为监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可以提高监察效率,实现客观公正的监察,并可以有效降低监察成本,降低企业负担。
2.5提升人员素养
在进行应急管理工作的时候,抢修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工作开展的水平能够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所有抢修人员都需要时刻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每当接到故障报警之后,便需要立刻出动。同时自身也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故障出现之后,应当镇定自若,深入分析,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另外,由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如果员工自身的技术能力较为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同样会影响应急处理的效果。因此便需要不断学习,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掌握最新的技术,提升自身抢修能力,为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其看成一个完整、全过程系统,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积极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将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健康生产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永,孙明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码世界,2019(9):233.
[2]张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7(13):112.
[3]林斌,李坤银,曹飞译,等.关于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5):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