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DOI: 10.12721/ccn.2021.157008, PDF, 下载: 126  浏览: 2673 
作者: 姚佳燕
作者单位: 长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心理护理;脑震荡;负面情绪;应用价值
摘要: 探析为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时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在本院选取确诊为脑震荡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9年3月-2020年7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情绪的影响价值。结果:通过不同方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情绪上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从数据结果上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在情绪状况上相较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从护理内容信赖度、满意度方面可见,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确诊为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考虑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其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更有助于患者情绪的改善,更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脑震荡疾病是由于患者脑部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脑部功能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患病者常以引发情绪失常、记忆障碍、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和抑郁等症状,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易为患者留下脑部疾病遗根,因而患病者因疾病的因素而引发内心的负面情绪。因而患病者除了需得到针对性救治措施外还需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可为患者病情起到最大疗效。有相关文献记载[1],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情绪状况为核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为患者心理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护理目标。有鉴于此,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报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确诊为脑震荡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9年3月-2020年7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8.13±5.64)岁;其中患者病情有60例为脑梗死以及20例为脑出血。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并不会影响后续研究所得数据的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检验后提示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位医师给予的脑部治疗干预。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告知其手术的全部过程;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进行保暖措施;在手术后知道患者在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通过脑震荡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应用效果等内容向患者进行宣教,通过宣教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到医师的治疗中来。②情绪护理。患者由于脑震荡而导致内心情绪易出现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有效的劝解、安慰等方式协助患者排出心理障碍,从而积极配合到医师治疗中来。③精神分析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日常住院过程仔细观察患者情绪,通过量性分析与反馈从而减少患者因负面情绪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④心理暗示。脑震荡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已将事情夸大化,护理人员可联合患者家属积极鼓励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励时候应用亲切的语气。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过程中,医院应用自制的问卷向患者进行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两项分数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越满意与越信赖,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总分在50分以下为正常,在50~59分间属轻度焦虑,在60~69分间属中度焦虑,在70分以上属重度焦虑[2]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需要对照分析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对计算所得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完成描述性统计,还有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所得结果P<0.05则提示统计学处理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护理评估

通过不同方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内容的满意度与信赖度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请见下表。

1.png

2.2情绪评估

通过不同方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情绪上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从数据结果上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在情绪状况上相较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P<0.05),请见下表。

表2 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情绪改善对比(分)

1.2.png

3 讨论

脑震荡患者在病发时候表现出来的焦虑等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对于医师的治疗过程易造成负面阻碍,在临床学中除了应用针对性的救治方法外还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2],让患者身心得到放松并改善负面心理,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到医师治疗中来。

在本次研究中可见患者对于心理护理的信赖度和满意度相对更高,这由于脑震荡患者本身具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心理护理让患者对病情有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处理病情问题的技能,更加理解患者状况,而在提高患者的信赖感和满意度后,积极配合干预,护患之间构成良心循环关系,对患者内心情绪状况有显著改善效果,从而对患者病情起到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为确诊为脑震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考虑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其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更有助于患者情绪的改善,更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爱丽, 熊莲莲, 叶东婷.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8):118-119..

[2] 唐晓玲, 李雨花, 梅珍.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的影响[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