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安全维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在经济持续发展与壮大的背景下,国家也更加关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就实际的运行阶段进行分析,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易燃易爆、高热等。处于社会化分工愈发专业、精细化的背景下,企业在实际的生产阶段中,要想促进各项活动顺利运行,就要实行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维护工作。以科学安全发展观为基本思想,树立健康至上的安全意识,提出安全管理强化策略,进而从根源上降低事故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1.安全维护和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当前,生产工艺愈发复杂、社会化分工更加专业,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其中也蕴藏了许多危险因素。作业人员处于繁忙的工作环境中,若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则可能引发联锁安全事件,引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所以,企业就需要做好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顺利落实安全生产基本责任制,加强人员监督管控力度,打造安全文化氛围。而对于安全维护与管理工作来说,主管人员需要遵循管理生产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加强对经济生产活动的把控力度,结合基本政策、保准、方针开展生产活动。结合本行业、本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管理条例等,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以此顺利履行自身的基本管理职能[1]。在实际生产产品的阶段,要尽早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相应的问题补救方案,以此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风险管控的工作,确保处于安全运行条件下完成生产活动。企业通过构建安全生产模式,建立维护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性,还可以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为设备设施稳定运转创设安全、高效环境。但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可能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危险事件,影响安全生产效率、社会经济稳定性。所以,新时期环境下,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维护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强化安全维护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培养安全生产人才
企业为了顺利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就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且配备与选拔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安全管理维护人才等。企业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创设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优化与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于高危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也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不断优化操作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转的目标,减少员工处于危险作业环境中的时间,还要顺利实施与落实操作标准[2]。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吸纳与引入专业性人才、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以较高的薪酬待遇,选拔与留住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水平。例如,企业在实际的招聘环节中,需要明确人才选拔的标准,引入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高新手段、精神激励模式留住人才,解决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风险问题,为其建设良好的晋升渠道,确保岗位晋升的公开性、公平性。企业还要注重内部培训活动开展,验证与考核培训内容与效果。在建设奖惩激励的基础上,提升人员的综合实力,持续优化与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其专业素养。
2.2提高员工的安全维护与管理意识
第一,形成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管理者落实全面安全生产理念,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二,在实践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引导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全面实践。第三,顺利落实人才培养机制,结合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业标准等,形成作业人员良好的安全管控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第四,完善安全生产理念,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2.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目前,许多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需要由相关作业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调整。作业人员的操作优劣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安全性。所以,科学化、合理化的约束人员行为十分重要。企业需要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外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安全生产基础上,以约束力较强的管理制度约束操作人员的行为。此外,以思想培养、能力提升作为关键,构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形成正确的认知,掌握安全防范内容、应急自救知识等,为生产活动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3]。其次,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避免产生设备管理不到位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发生。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就需要提升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在进行设备采购的阶段,进行设备安全风险的全局性风险,关注生产厂家、质量、参数等,经过一系列的核查以后,与实际生产需求相符,才能避免安全生产风险问题发生。在降低设备事故发生概率的基础上,做好设备故障的维修与检查工作,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进而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最后,以风险监督机制为核心,安全生产人员也需要形成防患于未然的良好意识。在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阶段,将重心放在风险防控方面,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如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监督核查机制等,对安全生产影响因素进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风险问题发生。
2.4多体系并举系统推进安全维护管理
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涉及到各个领域、方位的系统管理工作。需要合理化的利用多元化体系,做好融合系统的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以此切实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水平。第一,引入PDCA循环理论体系,建设与顺利实施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创设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优化管理模式[4]。第二,结合安全生产基本标准,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建设的工作,尽早消除安全风险问题隐患,实现规范化作业目标。第三,建设安全隐患排查预防体系、危险源识别评价体系,有效的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把控。在把控培训内容、形式、内容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培训活动的层次性、针对性。实现员工安全技术水平、业务素养、个人绩效紧密融合,建设与实施激励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
结束语: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维护和管理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且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属于实现科学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其需要结合安全生产的基本主题,做好各项工作。在发现主要矛盾的同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肩负历史责任、安全责任。做好安全维护与管理的工作,能切实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提出新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的稳定长效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娜,杨凤玲.集团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安全,2021,42(09):71-74.
[2]段雅楠.携手共探安全管理新模式——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纪念活动暨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研讨会纪实[J].现代职业安全,2017(05):42.
[3]周毅.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优化[J].信息化建设,2015(06):71.
[4]李靖.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