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DOI: 10.12721/ccn.2022.157181, PDF, 下载: 188  浏览: 1904 
作者: 刘晓峰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362321
关键词: 情境教学;高中物理;应用策略
摘要: 在高中阶段的课堂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接下来需要面对高考的考验,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也具有极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与质量,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应用。而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效理解教学内容,且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所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高中阶段的师生的压力都十分巨大,长时间进行“常规”的教学与学习,会让师生产生一定的精神疲惫,从而影响其教学与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情境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展开不同的情境,让师生避免长期进行“常规”的教学与学习,促使师生在教学与学习之间体会其中内容的趣味,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缓解师生教学与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能充分的提高教学与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情境教学的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其应用的局限性也较小。为此,本文围绕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来谈一谈,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展开情境讨论,减缓学生学习压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十分巨大,这会让学生时刻紧绷着神经,长时间持续的话会极大的影响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利用情境教学与合作学习来展开教学能够充分的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让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以轻松的心情去面对,不仅有效的缓解学生学习时所带来的紧绷感,还能充分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精神状态,利用有利的教学方式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充分的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实施《力的分解》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来展开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将合作学习与情境教学结合在一起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下以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舒缓学生紧绷的内心。如:教师利用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来作为示例,如吊车吊臂的结构,让学生基于此情境来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发现力的分解现象,如吊臂与支撑杆之间的关系与作用等内容,引导学生不再以学习的目的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乐趣,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能够极大的缓解学生紧绷的内心,并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成果。

二、设计问题情境,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在部分高中教师中,由于其自身的思想意识或能力的影响,其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较为稳妥或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产生巨大的压制,使学生在学习时都是以被动的方式来进行,对其学习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利用问题情境来展开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促使学生不自觉的对所学内容展开思考,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打破自身枷锁,以灵活、高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实施《摩擦力》的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教师采用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发言,让课堂充满学习的氛围。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如:“现在有两人拔河,一端将钢管套在绳子上并固定,同时涂上润滑油,并让一名学生抓住这端,另一名学生则抓住另一端未做过处理的绳子,这样的拔河哪方会赢呢,又为什么呢”,以此来让学生根据情境展开积极的思考,推动课堂中学习氛围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问题情境的带动下,学生会根据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不自觉的加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三、采用针对情境,加强学生学习质量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内容较为深奥且复杂,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记忆混乱或记忆模糊等情况,这是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记忆不深刻造成的,不仅影响了其当下的学习质量与成果,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也会造成巨大的阻碍。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情境来展开教学,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实施《离心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离心力的概念,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深度,教师利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情境来展开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拿出一段线绳,将一端系上一个物体,在讲述“离心力”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将线绳与系在上面的物体进行圆周甩动,以实际的方式来为学生演示离心力的现象,让学生深刻理解离心力的概念,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果。在针对性的情境下,能够让学生有效的理解与记忆所学内容,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教育需求,而为了充分满足教育的需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改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促进学生在如今多元化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成长。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丰富教学过程,避免了师生出现“疲劳感”,从而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情境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学内容,充分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江,龙红利.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实践——以“静摩擦力”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物理,2021,39(11):31-33.

[2]许怀丰.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运用——以《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单元教学为例[J].高考,2021(1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