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及风险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改革的策略来提升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配电网事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对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进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整体研究水平。

前言: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研究及风险,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这样的研究特点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新型的配电网检修方式和优化研究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方能增强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的整体水平。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丰富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改革内容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改革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1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中的风险评估

主动配电网可以直接连接不同类别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进行发电操作,如果是根据光伏发电出力预计值对主动配电网的检修计划进行算例仿真优化,即可以通过求解获得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主动负荷比重下的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方案。因此本文将以分布式进行发电的储能联合发电系统具有的主动配电网作为案例分析,运用光伏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检修计划开展风险评估[1]

因为在配电网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通常会将光伏发电视为配电网开展负荷转移的重要目标电源,检修人员通常会依照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期值进行检修计划的进一步优化,因此实际光伏出力与预期光伏出力值出现的随机误差将会造成配电网原检修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计划外停电的概率增大。

由于主动配电网的负荷是依照原检修计划进行设置的,并不能中途主动进行调节,因此主动配电网中的负荷在检修计划中实际上是处于不可控状态的。主动配电网的功率不足,将会造成配电网受到负荷影响的区域需要完全进行切除,将会产生多频次的计划外停电。因为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产生的计划外停电在容量上处于比较大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使用光伏发电功率进行供电补偿,并不会造成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2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风险管控措施

随机性与波动性实际上是可再生能源均具有的基本属性,并不会受到人为影响因素的管控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出力预测出现的误差对检修计划产生的经济损失,电力企业需要尽量提升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的精准度,还需要运用主动配电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寻求检修处理的解决方案。

2.1分布式发电风险管理方法

主动配电网具有的最为主要的特点即是可以接入很多大规模的、可再生的能源,主要涵盖了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以及可控负荷等三类。正常情况下,完全可控的配电网负荷与部分可进行控制的配电网负荷中的可控制部分将会被统一称之为主动负荷[2]。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处于不断枯竭的状态,可再生的能源在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在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占据的比重将会处于不断增多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发电功率将难以进行精确度较高的测量工作,如果电力企业想要对其进行人为控制也比较难。

2.2分布式储能风险管理方法

分布式储能主要运用在平衡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可以有效降低分布式储能对配电网产生的冲击力,能够进一步提升主动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进行能源消耗的能力。因为主动式配电网在进行储能的容量相对而言是处于有限状态的,因此电力企业在开展主动配电网发电检修计划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储能容量的进一步优化。

如果在配电网的检修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预期外停电时,储能设备往往并不具备足够多的容量进行供电补偿。由此可见,在配电网的检修计划已经确定后,电力企业的电力检修人员在配电网检修过程中并不能运用分布式发电以及分布式储能来防止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功率预测误差测算产生的风险,电力企业可以使用主动负荷来降低计划外停电现象的出现,从而降低电力检修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经济损失。

2.3需求响应风险管理方法

近些年来,电力系统的需求侧管理已经渐渐成为优化研究的重点内容,需求响应实际上是指电力资源的使用客户对电力调度中心发出的信息主动及时的进行响应,可以方便检修人员及时的进行配电网用电模式的调整,从而进一步优化电网资源的合理配置。主动配电网的高速发展给配电网需求响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需求响应可以用来平衡新能源发电给电力配电网产生的冲击力,电力企业可以使用需求响应将配电网的主动负荷直接调整纳入主动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中。

需求响应已经渐渐的从初始的人工需求响应转化成为半自动的需求响应,目前正在慢慢向全自动的需求响应模式进行发展。自动化需求响应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基本实现相关功能的自动化,可以降低配电网主动负荷的调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主动配电网在运行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3]。自动需求响应需要将需求响应的特点直接从计划层面上升到实时服务层面,工作人员即可以将需求响应直接纳入到配电网系统的实时调度调整中,能够比较充分的运用主动负荷所具有的可控性潜力,从而能够提升主动配电网对新能源进行能源分布式发电结构的整体容纳能力。

电力企业可以运用自动需求响应对主动配电网中出现的主动负荷开展实时调节操作,在主动配电网检修时出现了光伏发电的实际出力大小与预期值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检修人员可借助调整主动配电网的负荷来保持主动配电网所具有的功率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计划外停电的出现效率。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及风险是推动电力事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围绕主动配电网检修,注重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研究及风险才能更好的提升配电网的优化水平,这对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主动配电网检修方法和更为有效的优化研究模式,作为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的研究人员,应重视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进而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优质的检修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亚.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状态检修策略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王正宇. 主动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及风险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6.

[3]王正宇,金尧,蒋传文,张裕.考虑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11):74-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