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形式已经出现,为教育界树立了新的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界开辟了新的篇章,因此,在教育方面学校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不断地进行开拓进取,使思想进行不断的创新,把握好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的内容,刷新学生们的认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轻松的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为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意义,本篇文章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二、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明确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高中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的变化及其认知水平的发展相适应,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过程。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时应当明确,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客观的教学目标的设置,离开历史知识基础与历史教学活动这一基本的和必需的途径,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历史分析关键能力的提升也就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更应当注重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发展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按照学生原来的历史知识基础、学生性格气质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历史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历史学科教学分层设计。只有这样,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便可以使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高中学生身上,使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能够在高中历史学学科的学习与探究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创设情境问题
以往的教学理念下,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性。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到他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此,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合适的情境问题,激发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有效提升其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与史料证实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袁世凯虽然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但没能实现当上皇帝的美梦,原因是什么?路易·波拿马为什么就可以如愿以偿,当上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后会主动搜集相关的资料,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历史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改良教学方式
在高中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方式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拥有学习的乐趣,自主的去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对学生的情绪没有过多的重视,使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拘束,使学生们的心理受到了影响,从而不能对学习的历史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因为历史学科不仅需要我们背诵许多理论知识,也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理解,理解每一个事件的背后真正蕴藏的含义,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对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总结,另一方面,老师要丰富自己的历史阅历,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在生活实践中探索历史资源,以便丰富课堂的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老师在课堂上发表的见解争取和同学们达到一致,让学生们从多方面学习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情感目标的培养,一定要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托,才可以充分体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师要学会运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与历史中的人物形成强烈的情感的共鸣,这样更容易在历史课堂上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标。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高中历史学科的情感素养培养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情感素养作为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目标。教师应当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其次,教师要学会将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典型的历史事件作为例子,将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等提升到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层面探讨,让学生在历史课题的研究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积蓄起来的强大的民族力量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五)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学生的成绩好就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显著,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无法评价他们历史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评价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与学生的自评。在评价方式上除了考试以外,还要有各种实践活动,以及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晰的认识,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有效的课堂导入创设情境问题以及构建多元评价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在分析与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客观与全面,实现历史三维目标,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促进其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论如何拓展延伸、升华历史核心素养[J].才智,2020(15):8.
[2]宋东映.落实核心素养,上好“有料”的历史课[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4):134-135.
[3]陈万权.谈如何渗透历史思想,培养核心素养[J].才智,20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