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探讨
摘要: STEM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散开来,学生无法集中进行学习,教师无法对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有效理解。STEM教育理念则以信息技术课程为载体,以创新教育为导向;注重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将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等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基于STEM教育理念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将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分析当前STEM教育的课程教学项目设计问题并探讨STEM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案。

1 引言

STEM教育理念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教育理念,而STEM教育也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1]。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小学生STEM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中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以及相关领域知识等。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往往会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和训练。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设计与开发、基础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等;其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计算机科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目标,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理论、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整合与创新。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2 STEM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现状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讲授和操作等方式[2]。这类课程虽然能够让学生们获得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STEM教育理念下,要想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提升自身素质水平需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教学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而深入的学习过程。STEM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从学习活动向学习过程转变;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向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转变;从知识传授向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发展转变。因此STEM的理念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求教学项目更加具有探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策略研究

3.1 构建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根据STEM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通过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实现[3]。在STEM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时,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应该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课程内容获得有效的实践经验与能力提升。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关注项目目标、活动形式和学习过程等要素对学生学习目标、知识应用过程和项目学习成果三个方面的影响:项目目标主要影响学生对课程目标和结果等三个方面内容在课程中所占比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基础;项目完成结果会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什么样贡献。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水平对项目设计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和选择。

3.2 明确教学目标,将STEM理念切实融入设计

在STEM教育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的信息学教育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展过程,两者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教师要使STEM教育理论融入小学信息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其次在设计教学项目时应该遵循STEM教育理念中有“主动学习”与“探索创新”结合内容的规律;最后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核心知识点。这样才能实现STEM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同时还要关注教学效果和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培养。

3.3 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项目设计策略和活动设计流程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设计活动步骤和流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经验,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整合设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是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更需要用实践成果检验学习的有效性。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结果以及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以项目设计为例:在活动策划阶段,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确定活动主题;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和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分组。可以把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异分析作为项目设计和活动流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4 提升教师水平,适应时代发展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在新课标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STEM教育理念倡导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探索与创新活动进行设计及实施,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要求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种类的信息技术教学项目。要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国家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等积极思维方式。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STEM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可以让教师通过与学生学习交流等方式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训练并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技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复杂,且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阶段引入课程教学项目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因此STEM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中主动探索、合作和创造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迪,杜莹,姜鹏.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构建实践路径——基于STEAM教育理念[J].现代教育,2019(09):25-27.

[2]杨浩杰.以STEM教育理念为载体  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88-90.

[3]顾卫.谈STEM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8(01):72-75.

作者信息:杜飞,男,1981.9,汉,湖北武石,本科,小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