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DOI: 10.12721/ccn.2022.157727, PDF, 下载: 327  浏览: 3212 
作者: 刘爽
作者单位: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110005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但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常会产生厌学心理,与此同时,受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易形成被动学习的态度。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适应终身发展需求,有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发展的关键素养,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自我效能。而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知识杂而多,学生常常感觉枯燥乏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课堂不能沿用原 本单一枯燥、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完成好备课工作,并且要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自主探 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准备好适合的学习主题以及题目,同时提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从而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针对资料展开详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工作,并集中展示在课堂上。强化对于自主学 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加深其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但当前初中历 史教学中部分历史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便是采 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大多浮于表面,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的 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条件。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教师没有妥善处理好具体内容和教学规划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还在沿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认为自 主学习是浪费时间,无法达到教师讲解的效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但实际上自主学习模式的应 用不仅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还能够强化其本身的动手实践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未来展开更 为深入的历史知识学习提供助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实施路径

(一)良好的互动环境。

若想真正提升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营造出 良好的互动环境,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传统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本身的自主意识,导致学生习惯追随教师展开被动的学习,所以在短时间内难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及能力。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应当针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升级,以有效缓解固有教学模式对于现代化教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并充分意识到环境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对 于互动环境的优化创设,拉近师生的距离,转变原本教师占主 导地位的课堂模式,进而充分实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 激发。具体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内容着手:一方面,教师应当切 实展现出环境对于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强化开展对于更加轻松、愉悦教学环境的营造工作,在不断对学生的紧张情绪和 学习压力进行缓解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内在潜力的进一步挖掘,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体验,并调动起学生参 与历史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和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质疑精神,这样才能够推动其由被动学习向 自主学习转换,助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实施路径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初中历史课 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结合初中生实际的 发展规律来看,其大多有着较强的自尊心,而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其情绪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应当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达到稳定学生情绪的效果。具体应当加强对于以下三方面内容的重视。首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交流。教师还需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尽可能用平和的态度教导学生,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组织各种类型的历史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 其次,教师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评价环节的 重视,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更多地会放在学生成绩和作业评价上,这便使得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容易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分层的形式进行评价以及反馈,进而为学生自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最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质疑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着绝对的定义,其中不乏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时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质疑 精神,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要求。立足于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很多初中生都未能实现对历 史知识的广泛积累,本身也不具备独立自主深入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某一历史事件作为主题,让全班学生针对这一主题展开独立自主的探究活动,并 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各方面的资料展 开独立的查找,并在质疑的过程中对其展开深层次的探究,进而从多个角度着手对这一历史事件展开更为深层次的解读,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师生和生生之间所开展的分享和讨论 则能够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验证和完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进而建立起 自信心,助力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 强化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逐 渐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时代发 展,及时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进,并更新落后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对于学生历史观以及历史思维的培养。若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创设, 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对历史进行体会和感知,继而实现其历 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真正激发出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 热情,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适当将历史课堂延 伸到课堂之外,引领学生对现实中的历史进行感知,通过各种 参观活动将历史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教师要想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初中历 史课堂,自身应当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并不断掌握各种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技巧,用视频和图片等更加生动灵活的 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若是教师单一采用讲解的知识进行教学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实现学习,在加深学生知识点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总之,初中历史知识杂而多,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元化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华 .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如何做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新课程,2021(37):39.

 [2]张媛.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扬州大学,2021.

 [3]江明东 .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