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 想要提升屋面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就需要从材料入手,站在设计的角度上来分析施工的实际流程。在施工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管理与维护,长此以往才能够提升我国的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于我国当下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维护等等方面讨论了我国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出了未来的技术改进措施。

屋面的防水效果将会直接受到大气反应、冷热反应、干湿反应等等反应的影响。其次屋面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会直面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等等,这些都会对屋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则是屋面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作气候不会一成不变,因此风霜雨雪都会对屋面造成侵蚀。

一、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水质量现状的思考

建筑屋面防水属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多年发展之后可以发现,我国当下的屋面防水渗漏问题依旧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研究方向,尤其是很多新建成的建筑工程依旧会出现一些渗漏情况。这种发展形势的出现,让新型防水材料的数量、质量都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和状态,但是这一发展形势的出现并没有改善建筑屋面渗漏的实际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业主以及施工单位过于片面的追求低成本,忽视了对于质量的保障,因此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乘机而入。不少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都将产品性能与性价比之间进行了对比,随后选择了后者,这就导致现有的屋面防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二、目前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水渗漏的原因分析

(一)防水配套材料急需完善

对于建筑来说,屋面防水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当下很多时候都关注主体材料方面的研究与生产,忽视了对于配套材料的研究与重视。三元乙丙合成高分子卷材就是典型的一个案例,三元乙丙橡胶分子在结构上来讲缺乏不饱和键,因此属于非极性难粘接材料。而早年引进这一技术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这一情况,没有引进对应的粘接剂,这导致三元乙丙卷材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防渗漏效果非常不好,而这其实并不是三元乙丙卷材存在问题,而是粘接剂不配套造成的。

(二)材料的适用性问题

每一种防水材料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材料性能,这些防水材料可以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与效果。当下,有些防水材料营销人员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者说很多营销人员为了达成商业目标,经常出现夸大材料功能的情况。而这一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无法全方面的准确了解材料实际性能,使用材料进行施工之后,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经常也会导致材料的防水能力下降。

(三)管道维护方面的问题

房屋管理部门没有委派专人或者专业部门对于屋面进行检查与处理,对于一些出现的局部缺陷没有进行应有的及时处理,天长日久之后,这些缺陷与漏洞将会发展成为屋面防渗漏的大问题。

屋面缺乏专人进行定时的清扫与疏通,一些排水口都已经堵死,导致排水效果下降。而屋面长期积水之后,意味着防水层将会出现脱层、腐烂现象。有些屋面长时间没有进行清洁,滋生了很多的植物,植物根茎将会突破防水层,导致屋面渗漏。

近些年来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程在正式交付使用之后,还会在屋面上设置天线、灯箱、热水器、标语牌等等设施与内容,或者在屋面防水层进行施工操作,凿眼打孔,这都会导致防水层被破坏,进而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下降。

三、建筑屋面防水渗漏的防治措施

(一)防水材料方面所采用的策略

屋面防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防水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进行全方面的关注,不仅仅需要关注主体材料,同时也需要关注配套材料的开发,这将会影响到主体材料的使用。科学并且客观的介绍宣传各类防水材料的性能以及功能,方便设计与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正确并且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来进行施工与设计。也大力发展全新的建筑防水材料,更好的提升防水技术当下整体水平。尤其是在未来需要发展一些专业的全新技术设备,比如说弹性体、塑性体来改造沥青防水卷材,积极推广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发展当下环保防水涂料设备水平,研发处更高档的建筑密封材料。同时还需要加强中高档防水材料在市场当中的占有率,尽量将防水材料产品实现系列化、配套化、应用技术系统化,提升我国建筑防水技术的整体水平与整体状态。

(二)灌浆技术与施工要注意的策略

1、灌浆的基本压力调整以及把握

工作人员在灌浆的时候,需要把握在最大的压力范围之内。当前,工作人员在进行灌浆技术的使用时,需要根据施工的基本情况,利用科学公式计算出基本的压力值,进一步确认灌浆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压力的测试,并且针对此展开科学实验,找到最适合的灌浆压力。

2、控制灌浆流量的科学控制

工作人员一定要将灌浆的流量科学控制在科学基本范围之内,进一步保证灌注浆液在缝隙之中进行缓慢的流动,一直可以达到灌浆结束的基本标准。科学合理的使用降压处理基本方式。将整体的压力尽量调整到最小,待到灌浆出现停滞之后,需要逐渐将压力值逐渐到正常值,在后续的一些工作当中需要依照常规的规则来进行。工作人员需要科学运用更多次的灌浆技术处理方式,对于这种方式的科学应用,就需要在进行灌浆之前,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决定灌浆次数 展开科学的间歇性灌浆,防水防渗。

3、灌浆技术的施工要点

(1)钻孔

在进行钻孔施工的时候,钻孔大小需要依照实际施工来进行具体选择。首先需要展开测量放线,这一施工环节属于钻孔施工之中的重点部分,会直接关系到对于空位的准确程度以及垂直程度等方面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为了可以有效保证钻孔深度具有一致性,所以每一个桩位距离地面的基本高度,护筒以及钻具中心都应该是重合的,而且偏差应该做到小于等于2厘米,在进行钻孔施工的时候需要保证成孔中心一直都和桩位的中心之间进行对准,使得钻孔壁要做到一定均匀性特点,需要根据标准钻孔率和逐渐加密的主要方式展开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得先前钻孔的施工作为后续钻孔施工的借鉴,还可以展开前后对比,便于施工人员尽早发现钻孔整体出现的问题,并且予以纠正。

(2)压水实验检查

压水实验属于灌浆施工的一种前期准备工作,压水实验能够测量岩层单位整体的吸水率,对于岩层的自身的渗透性展开综合性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灌浆施工奠定十分牢固的基础。

(三)混凝土浇筑防渗技术

屋面部分的防水处理是建筑物防水防渗工作的基本环节。在屋面防水防渗工作中还要保持保温和隔热功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选择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在使用混凝土材料之前一定要先清楚表面的污垢。严禁在雨水天气使用水泥砂浆,因为水泥砂浆在接触到水之后会凝固。而遇到其他天气情况,则需要保证屋面没有积水的基础上,再做好防水防渗工作。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在浇筑的同时进行充分的捣搅,避免出现浇筑不实导致的裂缝问题,同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防止漏浆和漏筋情况出现,还能够保证建筑物防水防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屋面防水属于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内容,除了需要对材料、施工等等方面进行维护以及加强之外,未来还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化处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还需要对建筑防水市场开展引导,从而让建筑防水市场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惠琼.屋面防水工程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1(29):69-70.

[2]李俊达.土木工程中的屋面防水工程技术分析[J].砖瓦,2021(10):166-167.

作者简介:

边元,(1993.01-)男,吉林四平人,本科,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现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