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防护策略
摘要: 在落实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并要做好对勘察过程的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区域发展对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技术的使用价值,本文对常见几种勘察方法的操作原理、应用优势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着重阐述了一些能科学提升勘察工作防护效果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这项工作的稳步开展。

各地区的自然资源调查部门会着重展开资源勘察工作,了解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希望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带动当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新时期矿石的开采工作不断深入,浅层地质结构中的矿产资源数量不断减少,找矿、采矿难度加大,需要推广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配套设备提升矿产勘察水平。

1.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矿产资源在目前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很多企业都在专项展开矿产开采、加工工作。基于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专业的矿产勘察技术,下文就对使用频率高、使用效果良好的技术方法展开介绍,希望能为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意见。

1.1使用物化探技术

在全面落实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时,可以在工作中选择推广使用物化探技术。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从矿产勘察的目的来看,其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成矿的条件,根据矿产形成的自然规律来确定大致的找矿范围。再配合使用各种专用技术及设备,就可以高效、便捷的找到矿产。物化探在现阶段主要可以用于地质深处的矿产勘察工作,勘察范围是对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矿产的勘察,具体方法包括地震作用、电能、放射性、磁效应以及重力感应等。新时期还有技术人员会选择使用土壤测量法、原生晕法。在决定应用物探测技术前,要对勘察区域内的岩体以及矿石进行科学的测量,结合测量的结果确定是否选用该技术。同时,这种探测技术在深层矿床的寻找中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1.2使用X荧光分析技术

进行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要先关注矿产资源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及设备。比如,大部分矿物质资源在受到光线的照射时,会吸收一定量的光源,进而散发出荧光。根据这种方法就可以精准判断矿物质的数量、分布位置,根据不同的发光特点还可以初步区分矿石的种类。这就涉及到对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需要使用特定的射线来照射地质结构,观察是否有荧光反应。现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就是X特征射线。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分析是否有外部因素会影响射线的照射效果,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措施,提升矿产勘察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1.3使用地磁测量技术

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磁反应现象,可通过地磁测量的方式完成基础的找矿任务,整个过程的判断依据是时间和空间地球磁场的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空间的划分主要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陆地、航空、海洋以及卫星监测。地磁测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选择,海洋磁测主要的工作是进行海洋地磁方面的测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船只作为辅助工具,然后得到了海底的相关信息,能够进行海洋性质的分析。陆地磁测的实际应用主要是使用质子旋转磁力仪,得到地磁强度,能够更好的确保地质勘察效率。区域航空磁测利用的是航空磁测资料,目前对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大范围的物理测量。

1.4使用同位成矿勘察技术

选择勘察技术时,应结合工作需要,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分析各种技术的应用优缺点,并融入创新意识,展开对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以此来发挥技术使用价值,解决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难题。比如,在现代化矿石资源管理、开采工作中,如果要涉及到定期进行资源勘察工作的环节,就可以使用同位成矿技术。同位成矿具有稳定性较强的特征,大部分矿产资源是在地壳运动和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矿热活动促进了各类成矿物质的融合,加之地壳内部是完全封闭的空间,矿产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在使用同位成矿方法进行地质矿产勘察的过程中,必须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地壳运动和演化的历程。通过对地质活动以及地质环境的分析,可以得出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具体分布状况,从而准确判断出成矿的关联性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断裂带制定后续勘察内容。例如,对于横向断裂带,可以结合其具体形态进行矿产资源的寻找,不同的断裂带其形态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一方法可以应用在半隐矿以及地表矿的勘察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用较为广泛。

2.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有效的防护措施

勘察工作中的很多行为都可能诱发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环境被污染或破坏的现象,无法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基于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1安全防护工作

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地质测量、勘探工作之前,可以先使用无人机设备对矿山周围的地势地形特点进行全面的勘察,排查作业安全风险,提前拟定工作计划,制定应急管理方案,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关键要在人员作业时,提高人才的安全防御意识,避免因为人员工作素质及能力问题导致现场矿产勘察工作质量及效果受到影响,这也是引发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此外,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对地质的钻探工作,则要考虑到机械设备运作时会对地质结构造成的扰动效果,做好加固管理,科学控制设备的使用频率、规范使用行为,全面保障地质矿产勘察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2.2健康防护工作

有些勘察行为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一些职业病。基于此,应在工作进程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了解人才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建立人才的个人健康档案,对其是否适宜继续进行勘察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应要求现场勘察人员根据有害物质的类型,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

2.3环境保护工作

在勘察作业过程中,必须保障通风和采光良好,并做好排水设施的建设。并应重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从诸多工作方法中选择一种对环境污染、破坏程度小的方案,还要有意识的在找矿、采矿的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可以在编制工作计划、执行工作方案时,全面渗透环保理念,提高人才的环保意识。并应当从思想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培训的角度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的工作能力,推动新时期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的顺利完工。

结语:在全面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时,应先组建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人才具备对各种技术的应用能力,还要严格规范工作行为,才能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目前,使用效果比较明显的技术方法包括物化探技术、X荧光分析技术、地磁测量技术、同位成矿勘察技术等。实际工作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工作所需使用的设备、技术种类,合理为人才布置工作任务,并做好健康、安全防护工作,降低工作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问题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徐巧云.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防护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6):1-2.

[2]黄斌.浅析地质矿产勘察的方法及防护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