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质量对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的影响
摘要: 探究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男科接收的原发性不孕男性样本150例,依照精液质量进行分组,可分三组:正常组(精液正常组)、少弱组(少弱精子症组)、无精组(无精子症组),各50例,对比三组男性心理压力[由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相关压力量表(FPI量表)测量],并分析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少弱组、无精组,少弱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无精组,差异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密度、精子存活率、精液正常形态、a级精子等呈负相关。结论 精液质量与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存在相关性,精液质量越差,其心理压力越大,需引起重视。

不孕症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症诱因较多,虽对男女双方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可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1]。近年来,随着不孕症研究的深入,已经明确男性不育是不孕症重要的内容,而心理压力更是男性不育的危险因素之一[2]。精液质量是目前临床诊治男性不育所致不孕症的重要依据,但精液质量与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性却存在争议[3]。故此,本文选取不育男性150例,探究精液质量与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男科接收的原发性不育男性样本,例数150,选取时间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依照精液质量分三组:正常组(精液正常组)、少弱组(少弱精子症组)、无精组(无精子症组),各50例。正常组男性年龄21~37岁,平均(29.24±3.36)岁;少弱组男性年龄22~38岁,平均(29.26±3.41)岁;无精组男性年龄21~38岁,平均(29.29±3.42)岁;三组男性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高,且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男性均确诊病症,符合《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相关标准[4];②纳入男性均知晓研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男性;②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不孕男性。

1.3方法

本院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纳入男性社会人口学、临床相关资料等信息进行询问,同时采集男性的精液样本,检测其精液质量,并记录精液量、密度、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a级精子、(a+b)级精子等指标数据。

1.4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男性心理压力[由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相关压力量表(FPI量表)测量],并分析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FPI量表共计46个问题,含社会关注(10个问题)、性关注(8个问题)、关系关注(10个问题)、父母角色需求(10个问题)、无生育子女生活方式取舍(8个问题)五个方面[5],以6分制,1分完全不认同、2分基本不认同、3分少许不认同、4分少许认同、5分基本认同、6分完全认同,总分值276分,得分越高,心理压力越大。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或F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取可信区间95.0%,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男性FPI得分对比

如表1所示,正常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少弱组、无精组,少弱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无精组,差异对比(P<0.05)。

表1FPI得分比较(x̄±s;分) 111.png

2.2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如表2所示,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密度、精子存活率、精液正常形态、a级精子等呈负相关。

表2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222.png

3.讨论

精液质量是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的变化,熬夜、抽烟等状况普遍,男性精液质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致使临床不孕症发生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繁衍的重要问题之一[6]

研究提示,精液质量降低所致不孕症的男性,其自尊心、自信心会严重受挫,尤其是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远超正常男性,极易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诱发慢性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精子成熟,降低精液质量治疗的效果,需引起重视[7-8]。而本文结果显示,正常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其余两组,且少弱组低于无精组(P<0.05),正好佐证了这一观点。

且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密度、精子存活率、精液正常形态、a级精子等呈负相关。证实了精液质量与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不育精液质量越差,其心理压力越大,需重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何宗勇, 郭海春, 刘金皓,等. 不孕不育家庭男方精液质量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02):10-12.

[2]周飞京, 董悦芝. 初诊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的性压力现况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004):499-501.

[3]杜强, 孔德水, 潘伯臣,等. 男性不育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035(002):234-237.

[4]周文静, 孔小祥. 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018):110-110,112.

[5]曾育鑫, 钟达财. 不育男性患者精液常规检测及影响精液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005(007):27-28,31.

[6]李超, 陈志勇, 覃金洲,等. 初诊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的性压力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06):203-205+231.

[7]翁宝川. 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007):949-950.

[8]蔡艳娜,董悦芝.心理压力与男性精液质量相关性Meta分析[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37(4):3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