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是在原有电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改造,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优化电网性能,实现自动化操控,进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电能需求。为了提升智能电网建设效率和价值,电力部门加强技术引进,将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相结合,以此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质量,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1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
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功能,具有自动收集和自动存储的特点,可以有效了解并控制用户用电情况,为电力企业工作提供助力。同时,电力工程技术借助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能够提升电力数据的处理效率,提升用电控制合理性。另外,电力工程技术具有检测功能,可以与计算机设备相结合,建立动态检测系统,监控范围不仅可以覆盖整个智能电网监控过程,也通过信息收集和反馈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同时,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人工作业的影响,降低故障率,从而提高智能电网整体质量。
1.2提升数据信息采集能力,促进电网又好又快发展
传统电网管理模式数据信息处理量大,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工作,既浪费时间和资源,难以保证准确性,在相关数据采集中也受到限制。另外,传统电网模式下的自动化水平低,难以利用分组形式进行电网数据管理,暴露出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弊端。而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引入电力工程技术,一方面提升了智能电网数据采集能力,可以根据设备型号、功能等进行数据的自动分类,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数据归档处理效率,满足规范性工作需求,保障了智能电网的又好又快发展。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电能质量转化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对电能供应质量有一定要求,而电力工程技术中的电能质量转化技术可以增强电能输送稳定性,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在具体应用中,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对区域电能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将电能使用情况划分不同等级,从而了解区域电能质量水平,并以此构建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然后,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用户电能质量要求、用电接口经济性能等制定电能等级评定标准,具体涉及经济等级和技术等级,并根据电能质量评估结果和对应等级情况进行能源转化,从而满足区域电能供应需求,提升智能电网建设效率。另外,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电能质量转化技术会使用配套技术提升转化效果,主要包括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技术等。目前,新能源开发较快,并网技术、光伏技术也逐渐引入其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智能电网建设成本,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满足低碳环保建设需求,兼顾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2.2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传统电网用电管理仅以电表数据为主,但数据准确性不足,难以满足用电管理需求。智能电网建设应用多种新技术,可以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用电计量技术提升用电数据稳定性,尤其是在电力工程技术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的电力调度,解决了电能供应和分配的矛盾,降低了电能损耗,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另外,智能用电计量技术也有利于用户电量查询,满足用户日常用电管理需求,提升了用电管理效率。
2.3智能配电网预警系统
配电网预警系统是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系统,在电网运营和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配电网预警系统功能,提升沿线信息收集能力,从而为配网运行提供保障。另外,可以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配电网预警系统中,建立配电网数据库,储存收集到的信息,并在自动化技术应用下进行全程监控,若是配电网运行存在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配合工作人员制定解决措施,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程。
3.提升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效率的对策
3.1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
为了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质量,需要不断优化电力工程技术,保障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指导。目前,电网建设电能划分存在多个级别,这就需要根据智能电网建设情况确定电能等级评估方法,并制定针对性的建设措施,以此保证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行的稳定性。另外,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也需要优化供电接口选择方法,根据电能评估结果建立用户评价机制,从而为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提供导向作用。另外,电力工作人员需要提升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在遵守相关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控制智能电网建设成本,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3.2提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水平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想提升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效率,需要提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水平,从而加强供电环节的控制效果。其实,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作为电力工程的基础,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交流输电的稳定性,提升供电进度和电能利用率,减轻电能损耗。另外,在低碳环保理念下,电力企业需要做好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开发,需要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清洁能源技术相结合,一方面调节智能电网建设参数,优化智能电网性能,另一方面为电网运行提供保证。
3.3提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水平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能够提升电能转化效果,满足远距离供电需求。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需要通过提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水平为长距离供电提供便利。在具体应用中可以进行技术检测,综合分析供电质量、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指标,确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水平,若技术应用存在障碍,可以检查换流器的装置,以此提升电能转换效果,提高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质量。
结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够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稳定性,满足电力能源需求。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电能输送实际情况做好电能质量转化,提升用电管理效率,保障智能电网安全性。另外,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还需要体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倾向,不断加强技术整合,做好技术优化,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推动电力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清泽,王晨,孙迎秋.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简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29+262.
[2]徐清泽,王晨,孙迎秋.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简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09+123.
[3]李建业.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探讨[J].智能城市,2021,7(1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