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摘要: 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将“业财融合”理念结合课程学院会计专业进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从业务的视角学习会计核算,提高学生专业课程理解力,为社会输送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业财融合”复合型财会人才。

业财融合是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从而能够使得企业的会计体系更加切合企业经营实际,使得财务能够更直观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好的发挥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具备的评估和预测作用,为管理者在企业经营方向方面作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从教学方面来看,如果能将“业务”的教学“搬进”课堂,使学生知行合一地成长,更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生在《基础会计》的理论学习后,到大二开始正式接触专业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业务的支撑,容易产生茫然感,大量的理论处理和实践脱节。所以需要按“业财融合”原则重新定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实现高阶能力的培养。

一、《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方式现状

目前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普遍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为主,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演示、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听众的角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易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对学生直接、效率的传授知识,但学生自主活动较少,受教师影响太多,学生思维越发僵化。对于“业财融合”新的会计理念下,新型财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关注于理论知识传授,很少在课程内强调应用性,大多数本科院校都会开设会计实践课程对企业业务进行模拟,课程开设形式仍然是在校内教室中展开,增加计算机设备为学生提供电算化条件,但实践时间短且内容较简单,学生没有真正走进企业,无法真正模拟公司经营业务处理情况。在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的反馈和对部分用人企业的询问反馈中都显示了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很难不经过岗位培训的状况下胜任其工作。

二、业财融合理念融入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究新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大二开始正式接触专业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业务的支撑,容易产生茫然感,大量的理论处理和实践脱节。 “业财融合”理念调整《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标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打破会计课程由“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的传统教学体系,创新“企业业务-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的知识结构体系,将企业业务搬进课堂。

(2)新的授课方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会计专业教学中,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难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解释清楚,导致教学效率不理想。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会计业务内容,刚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并且可能存在逆反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在适当的内容中采用慕课教学内容,可以将难点进行分解,加上业务实际拍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与实践相互联系,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3)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指导水平。“业财融合”理念下课程教学,要求专业老师能够团队合作来整合业务范围,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对慕课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有所加强,要求老师对慕课资源整合共享研究,慕课平台的选择与搭建,慕课实践的线上线下活动设计等内容进行设计和掌握,有益于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实践指导水平的提高。

(4)培养“业财融合”理念下新型的财务人才。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将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充分结合来形成新的管理体系,规划好各个时间周期的发展计划并通过财务管理进行控制,不断推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深度合作来提高企业的发展。那么在这个新形势下,高校在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体系变革趋势,必须首先致力于培养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高素质财务人才。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1)基于业务视角重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基于“业财融合”理念调整《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标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打破会计课程由“会计理论到会计实务”的传统章节知识体系,创新“企业业务-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的行知结构体系。也就是说先通过业务流程和沙盘实践分解企业业务,再学习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然后学习会计核算,最后进行实务操练。

(2)基于“慕课”教育技术数字化处理“业财融合”课程内容。在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慕课教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缩短慕课的周期,提高慕课教学的效率,对已有其他高校名师的慕课资源进行整合和剪辑,对业务分解过程中需要制作的慕课视频可以采取现场录制、视觉冲击比较强的实地拍摄等方式进行,使其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在所有的慕课资源中,线上视频资源尤为重要,其是否能够吸引住学生,是慕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3)基于“业财融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线上线下活动设计。在进行慕课教学前,需要进行慕课课前任务的设计,并在大纲、教案、授课计划中得以体现。应该对慕课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使课前任务设计有的放矢,并与业财融合慕课视频内容和线下活动进行有效对接。采用布鲁姆目标认知分类系统及ARC动机设计模型等先进的方法,使课前任务设计可以既兼顾不同的教学目标,又能够激发学生在慕课学习中的学习动机。根据课前任务设计,对重要的慕课视频设置了学习任务,学生只有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线下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各教学活动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同伴学习法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已经从以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为目标的核算型会计上升到以提升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为此,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由核算型会计人才培养转向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对会计学专业教学策略加以优化升级,改变过去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形式,推广互动式、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改造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培养“业财融合”背景下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