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研究策略
DOI: 10.12721/ccn.2021.157062, PDF, 下载: 172  浏览: 2401 
作者: 龚凤琴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幼儿园,重庆,401120
关键词: 幼儿园;安全教育;策略
摘要: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安全管理问题。为确保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作为幼儿园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开展安全主题教育的相关活动,或者普及家园共育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理论研究的成果展开详细的论述。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所在,只有将安全管理全面做好,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顺利得到实施。安全就如同一个保护的屏障,可以保障学习生活的安全,当幼儿园拥有安全的教育教学环境,园内工作才能够正常运行下去。为了让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聚焦幼儿安全管理工作,把平时的精力都用来专注这件事,并采用有效措施筑牢幼儿安全防火墙,从而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一、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开展,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幼儿教师通过教给幼儿一些日常中必要的安全常识,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应急心态和应急能力,使幼儿突发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自身安全。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地对幼儿进行一些实践锻炼,使幼儿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常识能够完成内化,进而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安全规范制度,确保幼儿安全教育

古人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幼儿园中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为幼儿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就会让幼儿的安全保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幼儿教师和园区工作人员没有行为规范,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保障幼儿安全,最终导致整个幼儿园的局面变得混乱不堪。因此,幼儿园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合适的安全教育制度,以确保幼儿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法”可依。幼儿园的安全规范制度,需要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也应该多听取幼儿教师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幼儿的,最了解幼儿实际需求和情况的,最容易发现问题的群体。当然,幼儿园还可以借鉴其他幼儿园所实施的有效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总之,幼儿园应该严抓制度建设,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上。

例如,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定点、定人的安排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建立轮换值班、进园登记、幼儿接送、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制度;建立幼儿园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以此快速处理如食物中毒、火灾、洪涝灾害、地震等重大事故;规定和细化园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有关制度和职责进行公示,做到园区内职责分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幼儿每日生活流程和幼儿卫生的安全规则,以及配套相关设施和负责人,使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每月、每周、每日都能够严格的按照有关工作程序规范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建立幼儿园的安全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些安全规章制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应该同时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使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的变化,合适的添加一部分新的规章制度,废除一部分落后的、过时的规章制度。只有在这样的拥有健全规范制度的基础和背景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才能够有效的开展,并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为每一个幼儿带来舒适、安全的就读体验。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将安全教育渗透进日常

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安全的接受教育,放学后能够安全回家,既是每个家长的期盼也是园区内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近年来,发生许多的幼儿安全事故,究其原因都是幼儿园方面对幼儿园安全管理不上心、不规范、不到位。因此,幼儿园应该对安全管理方面严抓死守,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既时刻为幼儿教师们敲响警钟,又培养幼儿们的安全意识。为了更好的开展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幼儿教师们应当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更多的开展相关的安全活动。

例如,这样教导幼儿们:“来上学时:不带尖锐的、危险的物品到幼儿园来,如小刀、玻璃制品、火柴、药片等;在就餐时:饭前先洗手,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大声喧哗、不嬉戏打闹。在幼儿园内玩耍时:不触碰与电源有关的物体,如插头、插座、电源线等,避免触电。不在园区内乱跑乱跳、追逐打闹,避免摔伤。不轻易挪动园区内的物品,如桌椅板凳等,避免砸伤;在放学时:不独自回家,如果爸爸妈妈没来应该及时向幼儿教师报告。不在外面跟陌生人交谈,不和陌生人一起回家等。”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还应该将这样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而不是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通过实践锻炼的形式教导幼儿。因为,幼儿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学习、玩耍,所以幼儿教师可以抓住如室内教学、户外活动、用餐、休息等机会,对幼儿们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让幼儿们在幼儿教师的悉心教导下,养成良好的幼儿安全防范意识、了解基础的安全常识,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三)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拓展课程组织方式

幼儿园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前阶段下,幼儿们的实际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实际发展规律。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面向对象是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想要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到,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实际,并以此开展具有丰富内容的安全教育,做到让安全教育寓教于乐,并运用形象的语言和有趣的事例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教师传授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安全、学习安全知识,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马路安全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正确过马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教室的中间是小朋友们需要过的马路,小朋友们想要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个游戏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过马路小朋友需要观察我扮演的红绿灯的颜色,其中红色是禁止通行;黄色是剩余的通行时间不多了,提醒小朋友们要赶快走;绿色则是可以快速通行。简单来说,就是“红灯停,绿灯行”。其二,小朋友需要在过马路前“左顾右盼”,注意观察左右两边有没有小汽车开过来(小汽车由过完马路的小朋友扮演),要避免出现被小汽车碰到的情况。最后,又安全又快速的穿过马路的小朋友就算获胜。”通过这样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既能够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过马路方式,又能够强化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幼儿的心底播撒安全的种子。

三、结论

幼儿园安全管理,需要聚焦安全管理工作,筑牢幼儿安全防护墙,为幼儿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所以在实施安全管理的时候,必须制定全面化的工作规章制度,为幼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综上所述,对于优质幼儿园而言,应该开展深层次扎实的幼儿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为幼儿积极主动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搭建有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新.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讨[J].湖北农机化,2020(05):128-129.

[2]吕晓红.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探究[J].才智,2020(01):189.

[3]王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索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品位经典,2019(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