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策略的研究
摘要: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彰显幼儿园办园理念的有力手段,更是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样也是衡量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标准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幼儿园课程应确立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定位,要集中体现社会生活需要,要注重对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尚小,心理发育和智力发育都还不成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幼儿实际学情,进行课程的实施和开发,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健康成长。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既有显性的物质文化资源,如革命遗物、遗址等,是人们学习和纪念红色文化的载体;又有隐性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如将井冈山大会师、西柏坡会以、长征、延安革命根据地、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非典和新冠疫情中的优秀事迹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等都融入进来。红色文化代表着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对学龄前幼儿价值观的启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有目标、有步骤、有序有效的开展幼儿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是符合幼儿心智发展规律的。以革命事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革命事迹传承的红色文化精神、民族革命精神为教学的基本框架。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本文结合自身幼儿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对在幼儿园中开展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的内涵与价值

(一)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的内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学龄前幼儿而言意义非凡、责任重大。红色基因的传承,不能只停留在知道或了解几个红色故事,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幼儿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学龄前幼儿量身定制的红文化传承启蒙课程。采纳选择适合学龄前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红色文化经典案例作为教育内容,采用学龄前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形式,设计规划一系列的红文化主题活动。

(二)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的价值 

(1)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新课程,它需要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进行融合和渗透,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融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性,创建一门融合性质的启蒙新课程。这样界定课程属性也更符合课程的实际,提升了原有课程价值。

(2)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文化扣子启蒙是红色文化的萌芽阶段,幼儿阶段的红色文化扣子启蒙与中小学红色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学龄前幼儿由于心智发育的学情特征,无法从理论的层面理解和认知全部的红色文化,因此针对学龄前幼儿设计的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需要从每一个单一的经典事迹出发,从共情感染的角度,激发幼儿对红色经典案例的共情作用,通过情感感知达到红色文化扣子启蒙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活动我们称之为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2]

二、红色文化扣子启蒙课程开展的实施策略

(一)设计军事体育游戏,开展健康领域区域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军事体育游戏,将红色文化融入运动区活动中,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动作、体验红色文化。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山林游击战”游戏活动,利用轮胎等安全性较高的材料搭建“山林”地形,组织幼儿分成两个阵队,进入“山林”进行“游击作战”,“歼灭敌军”。

(二)体验革命生活艰辛,开展社会领域区域活动

幼儿很难理解革命时期的艰辛与磨难,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较浅显。依据幼儿思维直观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与社会领域区域活动联系起来,让幼儿品红军餐,吃忆苦饭,如红薯饭、南瓜汤、窝窝头、玉米饼等;设置“红色生活体验馆”,再现了当年红土地上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在生活体验馆中体验革命时期的劳作生活,孩子们在体验馆的“小天地”里穿一穿、用一用、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在游戏中初步了解中央苏区的核心区简单知识。幼儿在品尝体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革命生活的艰辛、困难,逐步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简朴自律的好习惯,使红色文化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3]

(三)阅读、讲述经典革命故事,开展语言领域区域活动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许多由经典的革命故事改编成的影视剧、动画、绘本读物等文学作品,为幼儿语言领域区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园将载入《中央革命根据地词典》的“清流锅蒙山战斗”的故事创作成绘本读物,用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曾经在家乡发生的感人的小英雄事迹。

(四)学习红色歌曲,开展艺术领域区域活动

在革命时期,为纪念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革命先辈们创作了很多通俗易懂、形式丰富的红色歌曲,将红色歌曲融入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学习红色歌曲,了解歌曲中讲述的革命事迹,深刻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情感内涵。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区域活动时,选择传唱度高的清流民歌《韭菜开花一杆心》,这首歌歌词简短,朗朗上口,并且尝试用清流方言演唱,欣赏《十送红军》《苏维埃新山歌》《十月革命调》等具有客家山歌特点的红色歌曲与幼儿一起总结歌曲中客家山歌短小、押韵、易唱、易记的特点,并讲述革命时期山区人民创作革命歌曲的事迹,使幼儿能够了解这些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对红色歌曲、红色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五)表演红色故事,开展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

在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革命故事、红色歌曲,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活动,在表演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强不息、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以笔者所在的革命老区广西南宁市为例,清有多处革命遗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红广西南宁市的红军遗址,讲述革命时期红军在清流县指挥作战、救治伤员的相关事迹,鼓励幼儿以这些革命事迹为剧本,扮演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红军医院医生、伤员、护士等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表演活动。

三、结语

实践证明,在学龄前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合红色文化启蒙课程,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龄前幼儿的人格发展,以及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潜移默化地树立爱国意识和远大的报国理想,从而让其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廖润玲.遵义市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2]欧阳叶.红色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有效策略[J].河南教育(幼教),2020(3):3-6.

[3]刘德琼,阮小君,桂金菊.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挖掘与传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9(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