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探讨
DOI: 10.12721/ccn.2021.157085, PDF, 下载: 235  浏览: 2381 
作者: 苏蕙
作者单位: 龙格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 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治理措施
摘要: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道路系统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当前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道路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也不断增多,交通噪音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要想保障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道路交通运行的噪声污染,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本篇文章,将主要讨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就是交通网络体系,而且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网络体系也在不断地进步,形成立体化的交通模式。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多数家庭都有能力购买车辆,所以城市中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所产生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增长。这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有着不良的影响。由于机动车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在80分贝左右,但是机动车速度加快行驶到高速度时噪声可以达到100分贝,而且当前城市交通网络规模越来越立体,所以也噪声问题会被扩大,影响范围也更加的广。因此必须要重视道路交通噪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的过程当中,导致噪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四方面,包括车流量、车速、各类型车辆的比例、路面质量(如结构、材料等)。而且对于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来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噪声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对道路交通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使得某个路段存在机动车数量拥堵的情况,就会使噪声问题不断。而且如果机动车本身的消声器或存在一些其他设备问题,导致发动机的工作噪音加大,也会使道路交通中的噪声问题严重。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特征

2.1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对噪声环境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超过8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就会感觉到心神不宁,非常烦躁,无法有效的集中注意力。而交通噪声平均值却在80到90分贝范围之内,所以交通噪声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周围的居民身体健康,会降低附近人们的正常工作效率。进入夜晚以后,噪声问题也会影响到人们的休息,会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如果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生活会使人们的心情非常紧张,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问题出现,并且会出现一些生理问题,比如失眠、耳鸣、疲劳等症状。如果交通噪声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会引起耳部不适,如耳痛、听力损伤等,还可能导致视觉等感官受到损害,存在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等风险。
2.2 噪声呈现分布不均特性

在城市道路中,交通噪声没有均匀的分布,理论上噪声具有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从时间上通常呈现出不规律的噪声分布。在夜晚交通时段,噪声的平均值在67分贝左右,相比于夜间时段,在白天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往往更大,通常可以达到73分贝以上。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每天噪声值最大的时段就是早上和傍晚。
2.3噪声治理难度较大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噪声具有广泛的声源和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并且在当前并不具备成熟的治理技术,治理成本投入大,极大提升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难度,难以有效监管交通噪声污染源。现阶段,尚且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来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源。
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交通噪声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但其治理和控制却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城市规划布局、路网建设、道路设计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3.1控制噪声源

减少、降低噪声源是控制噪声最直接的措施。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载货重型车、大型车以及一些老旧车辆。因此要及时更新老旧车辆;控制重型车在中心城区行驶路径;改进车辆机械设计,按低噪声标准进行车辆结构设计,加装消声器、减振器等。

3.2优化城市交通布局

城市规划布局直接关系到人口密度及其相应的交通噪声强度和大小。城建部门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避免车辆通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首先,全面开展实地调查工作,专门规划城市中商业区、居民区、工业生产区的道路交通,增大道路和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道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交通噪声对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噪声敏感点的影响。再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集中的建设商业区,需要合理布局商业区的建设工作,对于过于密集的城区,不应继续新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保证城市道路可以对群众出行予以满足。

3.3 使用减噪路面

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3~5dB(A),原因在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层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一般为15~25%之间,这种高空隙率的路面利用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有效吸收车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噪声。
3.4 设置声屏障

声屏障是降低道路噪声的重要设施,对距道路200m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设置时应考虑声屏障材料、密度、厚度、与声源和敏感目标的高差、距离等。

3.5 种植降噪绿化带

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降低城市道路的噪声。在公路两侧植被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当树木成群布置时,在200~3000Hz范围内的声音经过3m浓厚的乔木及灌木丛后,可降低7dB(A)。另外,道路两侧的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噪声,而且可以美化城市景观,生态效益明显。
3.6加大监管力度

利用交通管制措施减少道路交通噪声产生,如禁止鸣笛、限制重型车在中心城区通行;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增强人们的交通意识,对主干道实施人车分流制度。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加强道路养护,减少路面破损引起的颠簸噪声。

3.7 健全交通法规

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噪声排放标准,是确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报批建设用地的法律依据,要严格依据不同建筑物的噪声排放限值标准进行选址,其中机场、铁路、货场等重要交通噪声源,实施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交通规模逐渐扩大,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多,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已成为一个社会公害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要减少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我们应未雨绸缪,在道路规划和建设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降噪措施的经济和技术论证,采取最优方案以减少交通噪声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何昌,王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22):166-167.

[2]刘国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265.

[3]张胜.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与治理[J].安徽科技,2006(07):53-55.

[4]陈延训.城市交通噪声及综合治理[J].环境工程,1988,6(04):18-23.

[5]曹磊.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J].科技向导,2012,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