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与故障处理研究
DOI: 10.12721/ccn.2023.157304, PDF, 下载: 248  浏览: 1999 
作者: 吉洪智
作者单位: 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江苏泰兴,225400
关键词: 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故障处理
摘要: 在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建设越来越普遍,成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保证了电网供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智能电表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更加完善的功能,能够满足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同时能够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管理控制,进一步提升电网的服务水平。本文针对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与故障处理进行分析,以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和质量,维护企业利益,保障用电安全。

引言

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中,远程智能控制、电量结算和收费等是现代化电网管理的重要功能,而装表接电工作则是实现以上功能的前提,为电网的正常发展和供电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良好保障。在装表接电工作中,错误接线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对电力企业还是用户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充分重视错误接线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1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的整体结构比传统的电网要复杂,并且应用设备也比较多。智能电网在电力体系中,需要借助不同的电力通信技术,才能优化设备性能,进一步发挥智能化特点,为用户带来优质的用电体验。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与我国当前的生态经济要求一致,能够对电网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生态影响。(2)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国,不同的自然灾害会对电网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电网运行故障,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智能电网建设中,只要保证架构的牢固性,就能减少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影响,保证电网运行的效率。(3)电网建设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实现资源优化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所以在智能电网构建中,要从资源分布入手,建设合理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4)从交互性特点来看,智能电网比较重视用户与电网的交流互动,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电网缺陷进行优化,以此确保智能电网实现高效运行。(5)从自动化特点分析,智能电网在运行中能够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系统获取电网运行信号,随后向控制系统的设备发送自动化命令,实现自动控制的效果。能够根据数据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分析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网故障,开启自我排除功能,完成电网的正常运行,以此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

2智能电表接电技术要点

第一,提高电能计算工作成效。智能电表的打造实现了对集成电路的充分利用,由此使得以往的电表管理工作得到创新,节省智能电表运行消耗,提高智能电表的运行效率。同时,在引入了智能电表之后智能电网的抄表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在促进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的智能化管理。第二,实现先分级后分时段的计量管理。在智能电网运行中,智能电表的使用可以实现分时计量,通过分时段进行电力计量会为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可持续的支持。第三,实现对智能电网的有效保护。智能电表能够更好地帮助用电用户使用电力资源,并开展继电保护工作。在智能电表的帮助下相关人员可及时地发现偷窃电和漏电的情况,根据偷电、漏电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四,提升负荷预测的精准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智能电网开始被人们广泛推广,智能电表开始替代一般意义上的电表出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并在智能电表的使用下能够广泛搜集整理用户的用电信息,在搜集整理这些数据信息之后将信息传递到电力公司,为电力公司的日常运行管理提供重要支持。电力公司会对电网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来获得更为精准的负荷数据信息,进而提升负荷预测的精准性,提高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第五,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借助智能电表供电公司可实时监督控制用户的用电情况,在发现电网运行故障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3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故障处理

3.1误接线控制

误接线在智能电网装表接电中比较常见,其产生原因较复杂。误接线很容易导致电表损坏、计量不准确、回路短路等现象。为了减少误接线的情况,一方面,在安装中应当采取明确的线路标识,并根据电表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准确安装。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回路进行不同处理。例如,针对计量装置的二次回路,在高压CT接线情况下,需要采用分相接线形式,利用三相三线技术接线,2支CT采用4根线,3支CT采用6根线;针对计费使用的PT二次回路,需要安装熔断器,不可以安装隔离开关,以避免共用保护和测量回路。此外,一定要在电表安装完成后检查接线情况,从而避免误接线现象的产生。

3.2误设置控制

智能电表的功能强大,其参数设置会对电表的工作带来直接影响。在功能设置中,需要根据智能电表的不同需求精准设定。例如,在负荷管理终端,需要设置电表的通信参数、端口、APN等参数,避免信息采集功能出现问题。多功能电表一般在出厂时就会设置参数,现场人员只需要在安装前检查即可,需要重点检查电表地址、时段和时间。

3.3误抄录控制

为了避免误抄录,需要建立明确的工作单,记录电表的安装情况,并让用户或管理人员签名确认,以确保系统计费的准确性。一方面,在现场安装中,需要确保电表用户和抄录数据的一一对应,并建立明确的工作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场照片、录像等形式保存相关数据,以免产生后期纠纷。

3.4建立装表接电技术标准

一方面,需要明确装表接电的注意事项,如装表接电的标准流程、电表的安装位置等,通过明确的标准建立良好的现场控制手段,确保装表接电过程的正确开展。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装表接电技术标准的落实,可以采取集中配置相同类型智能电表的方式,明确该区域的装表接电工作内容,方便后期考核。还可以进一步调整智能电表的应用方式,从而建立相对统一的区域装表接电标准,为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便利,也让安装人员在标准化作业中提升装表接电的质量和效率。

3.5加强装表接电过程控制

一方面,安装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装表接电技术标准流程开展作业,对装表接电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安装中的线路检查、绝缘检查、线路标识等工作,确保装表接电过程的有序展开。另一方面,安装人员需要充分掌握不同电表的安装特点、电表接线端子的分布规律和标识,并在安装中重视对应方法的应用。在线路安装完成后,需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全面检查接线的稳固性和绝缘包裹情况,从而确保装表接电过程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现场管理体系,在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作业的同时,做好对现场的管理,从而确保装表接电过程的可靠性,为装表接电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表接电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用电数据的收集、统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对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安装人员应当重视装表接电工作,并不断分析总结相关技术,在提升装表接电工作质量的同时,避免错误接线,从而减少电力故障的发生,同时遏制窃电现象,减少电力企业损失,维护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冯睿,马志鹏.装表接电反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措施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2):243-245.

[2]陈思.装表接电工作在电力营销中的作用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1(2):137-138.

[3]田杨童,张煌,谢少浩,等.后量子的智能电表隐私保护方案[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56(10):222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