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近些年来,国内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基层民事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在这些趋势的引导下,市场上的用电需求也呈现出了与日俱增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资源的供应足够稳定且安全,就必须对传统的电网调度模式进行转型和升级,引进更为智能化的机制,由此来满足实时控制的需求,提高电力分配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在这里,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让电力企业的数据收集变得更为全面,由此来精准地分析用户的用电取向和规律,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用户的用电体验和服务。
2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结构
智能电网的开发是以高压电网为基准的,能够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充分融合到一起,由此来兼顾不同层次的用电需求。一般情况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主要牵涉到三个板块,(1)数据资源层,(2)指挥协调层,(3)网络分析层。就数据资源层来讲,其自身就是信息的集中点,能够把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充分展现出来,由此来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就指挥协调层来讲,主要牵涉到指挥系统和通信系统这两大部分,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性,指挥协调层发挥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网络分析层来讲,主要针对的是数据本身的解读和筛选,能够满足实时监控和全天候跟进的需求。
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关键技术
3.1实时监测和解决技术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电力调度和运行系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在检测电力发电机方面,能够实时的检测电网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晰的展示现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能够对动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结合系统定位可以完成目标设置,通过这种动态运行模式,能够及时了解电网运行调度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电网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实时监测和解决技术的利用,能够使传统的电脑运行模式得到优化,结合时间进度完成数据的更新转换,及时了解各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帮助工作人员对电力运行模式的调频性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还能够使电力运行模式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在运行电网时,借助预警系统和辅助系统完成监测工作,不但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还能够促进电网使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实时动态监测为前提,国内已经完成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其主要存在以下功能:计算暂态和静态电压、实时监测动态数据、计算热功率和热稳定、分析静态安全等。
3.2距离测量和短路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不断创新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电力企业结构,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技术成果。在运行电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充分重视控制短路电流的工作。若是有短路现象在电网运行中出现,将会影响电力设备和电缆结构,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应该借助技术措施积极预防短路问题,为正常运行电网提供保障,实现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故障电流限制器也是一次伟大创新,这种设备拥有非常低的操作要求,并且不会对电网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能够使电网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随着人们拥有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在人们生活中电力运用范围和数量不断提升。为了使社会的用电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必须对电力的长距离传输能力进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保证电力传输安全,还需要准确地排查和定位电路传输线路故障。在传统电网查找故障时,需要非常繁琐的故障处理流程。在不断扩展电网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加线路范围,导致相关问题拥有了越来越高的解决成本,提升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所以必须快速锁定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能够使工作人员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故障预测中合理利用广域网,能够实现对故障具体走向和地点的预测,能够使后期维修的成本和难度得到有效降低,保证电力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
3.3电力系统元件在线参数识别技术
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计算结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直接受到元件在线参数识别的影响。就元件参数识别来看,其以输电线、发动机、励磁系统、原动机等为主要内容。以元件为对象,通过精准识别在线参数,能够了解电力系统具体运行情况,准确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线参数识别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所提供数据的准确度,为操作人员提供极大便利,以便结合电力系统所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处理措施,确保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3.4电网经济运行技术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首先,应该明确电网系统元件经济运行点。想要提升电力系统输变电元件运行的经济性,必须完成这些元件经济运行点的确定。在分析经济运行点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设备的物理经济运行点,还需要考虑投资和运行电网的经济运行点和,所以需要有机统一异步电动机、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指标,也就是在对这些元件进行选择时应该结合经济负载系数进行。其次,在线与辅助分析网损。电网的实际网损无法通过离线网损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这是由于电网会经常改变运行状态,例如建设电源、建设电网、检修电气设备都可能影响网损。与WAMS 系统或EMS 系统的实时数据相结合,能够利用在线分析的方式计算实时网损,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明确导致网损的主要因素,对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有利,能够使智能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得到有效提升。
3.5电力部门一体化技术
现阶段,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在很多电力公司得到了运用,这种技术能够使电网调度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完成数据模型的建立。另外,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包含可视化展示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对技术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可视化,从而更加全面、直观的反映调度范围、目标以及内容。工作人员在对参考数据充分了解后,能够增进其对智能电网整体调度工作的了解,能够实现监管的智能化,能够保证电网调度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及时明确故障的性质和原因,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同时,这种技术还具有处理电网调度信息的功能,能够为正常运行电网调度提供有效保障,提升数据的精准性,同时还能够完成数据的实时更新,方便工作人员对运行电网调度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
3.6 FCL 的短路电流控制技术
在不断创新互联网技术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明显拥有了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电网结构,人们开始对控制短路电流越来越重视。在运行电力系统时,如果存在短路电流故障,将会对安全运行电力系统产生影响。这需要工作人员与电网设备、系统运行、电网结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保证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与现阶段运行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多都是通过故障电流限制器来控制短路电流,从而有效处理短流电路,提升运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否则在发生短路电流故障后,会提升故障电流控制器的电阻,会威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甚至会对运行电网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结语
智能电网调度对电网行业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深度解读了电网的智能化运行技术,目前的电网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改善传统行业的缺陷和不足,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完善技术,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革。电力工作者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制定解决对策,吸取经验教训,做好预防控制,让电网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少明.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J].电气时代,2020(03):70-71.
[2]刘炳.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34):122-124.
[3]沈海亮.探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9(18):151-152.
[4]刘英.浅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19,9(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