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电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知识、人才密集的经济实体,是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加强发电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能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发电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发电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发电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对策。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发电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助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能源替代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进程的重要抓手,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1.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技术服务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从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某个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2. 发电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343022家,其中电力生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411家,仅占0.1%。在同行业中,发电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比例很低。在研发投入上,发电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也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能动力明显不足,导致发电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且通过资格认证也比较较低,发展缓慢。

以五大电力集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1年底,国家能源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40家,其中发电企业占比为40%。目前正在申请和计划申请企业约45家,处于培育中的企业大致30余家。国家电投约有8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电企业占比为70%,计划申请和培育40余家企业。华能集团约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发电企业占比25%。华电集团约有高新技术15家,发电企业占比15%。大唐集团目前现有26家高新技术企业,发电企业占比35%。

3. 发电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1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较单一。

发电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因技术相对成熟和先进,科技基础和原始创新能力都较为薄弱,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改造和支撑服务,研究开发组织管理能力较弱,研究与开发发展相对缓慢,技术成果产出较少,经济效益不高。因研究开发失败的概率较大,存在半途而废的现象,使得部分企业最终放弃技术开发,转为技术引进。

3.2研发投入不足,投入与产出缺乏相关性。

发电企业研发资金来源渠道窄,企业财务支持力度低,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导致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开发活动的经费大多没有直接转化为企业的技术资产,研发投入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成果产出,研发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贡献率比较低,成果转化形式单一,多为内部自行转化实施,转化率很低,多数成果处于闲置状态。

3.3缺少核心知识产权。

部分发电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强,知识产权获取能力较差,没有形成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偏低。发电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相对偏少,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专利技术是通过转让、独占许可等方式获得。

3.4技术人才队伍薄弱,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不足。

大部分发电企业普遍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一般由生产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开展技术革新,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还难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和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创新成果产出较少。

4. 发电企业推进高新技术认证的发展前景

4.1 火电企业。

目前仍是电力行业的主力军,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在能源转型的强大推动力下,火电企业将由传统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灵活调节和兜底保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因此,大力推进煤电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提升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提升存量煤电机组能效水平,开展大型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将是“十四五”期间火电发展趋势。火电领域的技术创新势必进一步推动火电企业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进程,可形成大量科技成果,如知识产权、标准等,并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这必将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有力支撑。

4.2 新能源企业。

新能源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下,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发展较快,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空间较大,需要科技创新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给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带来非常难得的发展契机。

5.加强发电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对策

5.1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目标规划。

根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从企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研发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按照企业新技术发展方向,通过落实国资委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究确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对象,通过统筹培养,做好重点指导工作,推动发电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2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定向培育。

一是针对高新企业认定条件开展摸排工作。组织企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筛选创新基础好、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个梯度,列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形成贮备库。并按照动态管理模式及时补充、调整。三是对成熟期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结合煤电三改、智慧电厂建设或采取与研究机构联合的模式,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联手开发,合作创新,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四是以国家级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确定项目预期成果目标,对核心技术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及时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变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为后续申报准备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5.3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

组织高新认证申报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相关政策及财务核算要求等知识的培训,详细讲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申报技巧和优惠政策等,帮助企业准确把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要求,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结束语

发电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于降低企业税负、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体系、完成国资委考核以及提升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饯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企业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高新技术企业是今后企业发展重要趋势,是企业的指引方向,是企业快速走向快车道,更好发展壮大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2016-01-29.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S].

[2]2016-06-22.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S].

[3]王颖.浅析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

作者简介:

郑若楠(1971--),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标准等方面的科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