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求核心素养的人才,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良好的个人素养以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道德品质。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避免单一、片面,应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将其与音乐鉴赏相结合,对于高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良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爱国主义情怀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引导其投入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之中,为社会输送有理想、有担当、有知识、有素质、有品德的现代化新人才。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1.能力提升受限
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难以发现问题,也很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没有被开发,在学习中缺乏启示。正是因为教师采取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没有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度拓展,学生能力的提升才会受限。
2.育人效果不佳
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育人效果不佳,大部分教师只看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对音乐鉴赏模块进行自主选择。《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保留了必修课程,同时又增加了选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学习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选修内容学与不学都取决于学校和教师,选修模块被指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3.素养形成受阻
音乐素养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但包含知识技能,同时还包含个体的气质、思想、习惯、性格等,能够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艺术素养,形成良好的内在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教学任务的完成,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高中音乐的鉴赏曲目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需要掌握知识技能、基本能力及学科素养,这三个方面都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必备的,并且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共同融合,共同发展。
二、高中音乐鉴赏的创新策略
1.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高中音乐教师是对学生的直接教学指导,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高中音乐学习课堂。学校应定期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开展教学培训与教学研讨会,正确地认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发展与素质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从根源上消除高中音乐教师运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与枯燥化地学习音乐知识的不良现象。使得音乐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创新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促使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鉴赏兴趣
毫无疑问,良好的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当学生处于物态环境氛围中时,其心理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并以较好的思想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情设置科学合理的物态环境,促使学生能在特定的物态环境中充分感悟和体验音乐带给自身的体验,全方面感知音乐作品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激发鉴赏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应基于鉴赏教学目标合理选取教材、音乐风格和情境,布置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态环境,从积极意义层面上影响学生身心并使其树立正确情绪,在之后的音乐教学中就可带着积极情绪更好地欣赏、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质量。
3.重视民族精神,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学生活泼好动这一天性,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为其他同学讲解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发展历史、民族乐器弹唱方法等,学生讲解、表演、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应教师立即指出,应倡导同学们发现问题并纠正,始终保持课堂活跃,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此同时,也可以视所需学习的知识及课堂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民族音乐教学游戏,例如“音乐角色扮演”、“击鼓传花”、“探索空间”、“抛绣球”等音乐游戏,来引导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与民族音乐理解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结合有效且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首民族歌谣、一段视频、一个时事热点,只要情境设置得当,都能够激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老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发现音乐问题、如何运用已学音乐知识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真正主导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们自己思考、集思广益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4.在作品学习中渗透礼乐文化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形式,而是与一些作品或者是日常利益相结合融合,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和教化。因此,在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学习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讲解,以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的礼乐文化。
例如高中的音乐教材中已经有“京剧” 的相关内容,而京剧作 为我们国家的国粹,其中蕴含丰富的礼乐文化。 从表演方面来看,京剧之中的每一个角色和动作,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其中包括嗔、笑、喜、乐、悲的表现 方式;以及唱法上的五音,一板一眼都别具韵味。除此之外,京剧文化中的脸谱文化更加体现了礼乐文化,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表现艺术能够匹及脸谱的传神程度。所以,在高中音乐的鉴赏课堂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唱腔、表现方式等方面对京剧进行鉴赏,让学生能够在鉴赏的过程之中,更好的对京剧中所蕴含的丰 富礼乐文化进行体会,完善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在音乐鉴赏教学工作中,音乐素养的培养是教师们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传统音乐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感悟民族音乐情境,在面对各种学习难题时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民族精神,使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卫新,周昱.文化认同理论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探讨——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林产工业,2019,56(12):124-124.
[2]詹文.探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综合文化的可行性策略[J].艺术教育,2017(z3):766.
[3]宋秀全.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02):3 5.
[4]李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9(28):176.
[5]项阳.何以创建礼乐文明新体系[J].人民音乐,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