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DOI: 10.12721/ccn.2021.157019, PDF, 下载: 305  浏览: 3123 
作者: 蔡喆
作者单位: 西安市工业技工学校,陕西西安,710043
关键词: 网络环境;中职;德育工作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互联网世界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其中一部分信息并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导致青少年的思想出现问题,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这些问题,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如何才能够避中职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被这些不良信息影响与诱导,是中职德育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

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全国的教育水平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教学中能够应用到的科学技术增多,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更为先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已经离不开了网络,在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需要将教育工作与网络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网络的海量信息以及便利性的优势。本文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分析中职学校的对于工作在此环境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中含有不良信息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的思想会受到互联网世界中不良信息的干扰,而这些信息存在于互联网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有可能在查询资料的时候,通过弹跳出来的广告接触到这些不良的信息。许多学生出于好奇心就会点开这些弹跳出来的广告链接,之后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和诱导,开始在网络中查询相关的内容,从而逐渐陷入到了不法分析的陷进之中。这些不良的信息主要包括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赌博、毒品等。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这些信息,导致学生对于这些信息产生兴趣甚至越陷越深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少对这些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在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的时候没有避免的意识。

(二)学生缺少自控能力

部分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学生一开始接触到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时,还并没有对这些信息产生兴趣,但是随着其对这些信息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接触地越来越多,就会受到这些不良信息发布者的诱导,而逐渐对这些信息产生信仰和依赖,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尽管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所浏览的这些网络信息是不良的信息,但是仍然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还在基础浏览这些不良的信息。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网络不良信息的发布页面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诱导,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浏览欲望与好奇心,这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而言,很难做到自控。

(三)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中职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也需要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中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有限的课程中将德育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足以支撑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教学。但是,当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时候仍然不充分,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部分教师也使用了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但是创新性并不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互联网教学的优势。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帮助学生学会识别不良信息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减少接触互联网世界中的不良信息,就需要中职的德育教师帮助学生拥有识别不良信息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先告知学生什么是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帮助学生构建出主动识别不良信息的意识。其次,教师需要告知学生这些不良信息可能会对其的生活和学习造成的危害,帮助学生在心中设下防患意识,能够从主观上产生排斥这些不良信息的意识。最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拥有主动躲避这些不良信息的意识,告知学生不要随意点开页面上弹跳出来的广告,在遇到的诱导性的页面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及时地将这些页面关闭掉,避免对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识别不良信息,教师可以采用实践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些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从某些弹跳出不良信息的网站页面进行截屏,之后将这些截屏展现给学生看,对于一些不雅的图片可以采用遮挡的形式进行处理,之后告知学生类似的内容都不要打开。

(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中职德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强大且健康的精神力,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行检测,即模拟学生遇到一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时的反应。教师可以与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进行配合,设计出虚拟的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一些具有诱导性的信息,引导学生点开链接,在后台检测学生点开链接的情况。教师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后,可以用实际产生的数据与学生进行沟通,告知学生其自身的自控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并且告知学生自控能力不足会导致后果。其次,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鼓励,即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能够战胜好奇心的自信心,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主动地规避这些不良的信息。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行检验,即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不告知学生的情况下,采用虚拟网站测试学生是否会点开诱导性信息的链接,如果链接的浏览量下降,则代表着教学有效果,如果浏览量没有变化,则代表着教师需要进一步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升自控能力。

(三)举办德育网络教学评选活动

为了能够帮助中职德育教师提升互联网教学水平,可以以区域为单位组织德育网络教学评选活动,在该区域内的德育教师都可以参与此评选活动,参与的教师则代表着院校,每一个院校可以安排教师以团队为单位参加评选比赛。在比赛中,每一个院校的代表团队都需要出具一套具有创新性的德育网络教学方案,由相关的专家对这些方案进行评比,在专家评选出来的前三名中,以实践的形式检验这三个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最终对于学生积极影响最大的德育网络教学方案可以获得优胜。

三、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学生可能会被不良的信息诱导,教师也需要提升个人的网络教学水平。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学生也会接触到许多不良的事物,会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德育工作就是减少甚至杜绝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赛鸿.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51-52.

[2]王燕红.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9):89-90.

[3]胡建辉.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新策略构建[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4):51-53.

[4]彭洁.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467.

[5]王伟华.网络环境对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中职校的调查报告[J].职教通讯,2016(01):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