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如何管控工作质量,确保监测工作效果满足城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就是监测站新时期的基本任务。这需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作质量。
1.分析目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现状
目前,许多监测站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还存在一些基本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环保理念方面
不仅是广大受众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缺乏环保理念,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新时期,许多监测站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存在缺乏环保意识的问题。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经常会出现工作马虎的情况。导致监测工作不全面、不及时的问题,往往在污染问题已经发生后,才发现问题。这时候,只能耗费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污染治理工作,实际的环境保护效果不理想。造成这个问题,也与监测站没有定期进行内部宣传教育工作有关。
1.2管理制度方面
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还包括:监测站内部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新和优化,管理方式存在过于传统的问题。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及时有效的发挥基础的管理职能,无法约束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同时,管理工作内容缺乏完善性,没有结合不同因素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分类管理,导致日常管理工作任务量比较大,影响着管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此外,监测站内部的智能化管理装置设置不全面,也没有充分突出人性化管理特点,这些都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3监测数据方面
影响工作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对监测环节所产生的数据,展开处理工作的问题。一般通过专业的感应装置可以监测环境的实时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度等数据。而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工作,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问题。目前,这项工作的主要现状是:数据分类整合速度慢,工作效率低。这与大部分监测站还在以手动整理数据为主要工作方式有关,这就容易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数据记录错误的情况。
2.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基础质量保证的方法
提高工作质量,是监测站新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这需要从员工工作素质、能力及监测所使用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
2.1重要性宣传
在展开环境监测工作时,政府部门应当在社会范围内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可以结合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分析生态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实际联系,从而科学引导人们规范污水排放、废弃物丢弃的行为,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监测站的角度来看,应当对监测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结合内部政工工作的方式,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引导他们主动展开对监测工作的优化研究。不断完善监测工作流程,提升监测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保障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目的。
2.2设备管理工作
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工作设备。尤其是在展开实验室检验环节时,应做好对基础设施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搞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经常打扫卫生,做到环境整洁、玻璃仪器及设备摆放整齐、洁净并有防尘措施,以保证最佳的实验环境条件;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对在用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实行三色标志管理,经常对在用的容量仪器和仪器设备进行校验,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重点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降低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本投入量。此外,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公平、公正、合法;搞好实验药品及实验器材的动态管理工作,做好购置计划,严把购置关。确保实验药品及实验器材的供给和质量,做好基础工作,严把纯水质量关,每次制备纯水时,都用万用电表控制纯水器的出水质量。并进一步用电导率仪、酸度计检验纯水的质量,对不合格的水一律废弃,从而保证实验用水的质量。最后,按照《质量管理手册》中的各项质量保证制度,积极开展内审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2.3结合法律管理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搞好质量保证工作的基础前提。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做到一丝不苟、一视同仁、实事求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和文件,认真运行《质量管理手册》中的质量保证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化学试剂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使质量保证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4人才管理工作环节
专业的监测人才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前提,任何好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和环境状况以及优良的质量控制程序,都需要由专业人才来完成。如果人才工作能力不达标,则容易影响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监测站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并从中分析出员工的工作水平。同时,应当安排专家为员工传授新时期的监测工作经验,介绍监测工作的侧重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及时招聘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基础的质量保证。
2.5数据信息审核环节
针对于监测数据处理环节的问题,应当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审核工作。新时期,这项工作可以在网络渠道展开。需要注意的是:监测质量的好坏集中地反映在数据上,“一个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更坏”。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提高监测质量、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环境监测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环境监测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因此,质控人员首先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和文件,认真组织落实好各项质控措施,灵活运用各种质控手段对分析全过程进行控制。然后就应当对相关文件数据进行信息整合,确定新时期的管理侧重点,及时制定管理制度。
结语:在具体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应当对广大受众群体以及内部监测人员都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合理管控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应当从实验室检验环节,做好对基础设施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验数据结果真实有效。然后,培养专业的工作人才,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及能力,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工作,全面保障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孔令群.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21):22-23.
[2]谢丽娜.对环境监测分析工作中质量保证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505(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