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班主任是教育系统中一个特殊的角色,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伙伴和家长,也是成长中的领路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其个人自主意识较强,坚持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是一种优势,但也是成长出现问题的一种原因,为班级管理增添了困难。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未来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有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在初中学习阶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武断
一些初中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而过于关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意味着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不能全面地考虑初中学生的基本诉求。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会使用武断的管理手段,并规定学生无条件服从[1]。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状态,因此某些学生会做出一些偏激行为,尽管其余学生并没有立即表示不满意,但在这种管理机制下也会压抑自身性格,以至于欠缺自主性,阻碍到综合素质的提升,违背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二)班风建设的欠缺
眼下,还有一些班级在班风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班级内的学生缺少凝聚力,整个班级相对松散。这给班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如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时,任课教师要花费更多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自习课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不能安静自习;班级卫生较差等[2]。总的来说,班风建设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心涣散的班级必然是缺少蓬勃朝气的,像一盘散沙,体现在班级的方方面面中。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一)转变工作内容和方式
社会发展从基础建设逐渐转向精神文明和专业发展,这需注重人才在工作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我国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希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创新、科学、品质、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教育教学的改革有思想上的转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弱化管教和约束,加强引导和创新;有教育目标上的转变,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精神文明的培养。
基于教学改革的背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上有班级管理、学习管理、德育管理、生活管理,重视学生成长中的各个方面。这种情况下,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需要在内容上树立标准,以此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向,建立良好的管理工作结构。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注重集体建设和环境建设,学习管理内容上注重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德育管理工作内容要应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信息社会下的不良影响,生活管理则要以行为意识和家庭教育指导为主。
当前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在新课改下有了转变,需要应用综合素质培养的工作内容,保证学生的接受,并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建设,还要在方式上转变传统的硬性要求,抓住学生的成长特点,建立学生能接受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也有个人的成长。
(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结合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管理活动,或是直接做出调整。这一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班主任在管理中忽视了学生的意见,不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做好合理的沟通,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换位思考会让学生对班主任更加信任与支持,对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会积极配合。比如,有的学生虽然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且按时完成作业,但在学习过程中却有贪玩、爱起哄、小动作多、粗心大意等小问题。那么,班主任在与此类学生进行沟通时,应当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原因。在实际沟通中,班主任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告诉他们老师相信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其多加了解,并在沟通中加以鼓励,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与生活更有信心。
(三)给予正面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在以往开展初中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普遍会过多使用说教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给初中班级管理工作造成负面作用。想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多给予学生表扬,以此形成正面的引导。在班主任想让学生根据要求做一件事时,不能给学生下达强硬的命令并给学生规定出坚决不能做的事情,否则需要学生接受怎样的惩罚,这种教育管理方式只能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坚决且强烈,从而做出事与愿违的举动。此时,就需要班主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听从班主任指挥,并及时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然而,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并非让班主任全面抛弃对学生的批评和责罚,而是将批评用到更为严肃的问题上,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针对犯错率高的学生,不要经常批判,要主动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进步,积极表扬学生,激励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途径要以学生的自我改变为方向,以自主发展为目标,以柔性管理为方法,使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践开展中,管理应把握学生的成长情况和个人意识状态,增加参与管理的机会,使初中生能够接受教育管理,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庆党,刘洪朵.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20(78):161-162.
[2]颜露.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百科知识,2020(24):69-70.
[3]李倩.论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J].新课程,2020(3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