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森林资源一直是我国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森林资源一直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国家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它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始终保持我国的自身优势,我国政府就要不仅注重经济利益,还有重视生态效益,通过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一方面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相关问题,进一步探讨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向着更长久的方向发展。

前言:森林作为“地球的肺”,它有着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它又作为地球的“保卫战士”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的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减少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1-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展森林经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时,要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3]。这样做,一方面使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4]

1.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并且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森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造纸、建筑工程、家具制作等方面,都是森林提供的原材料。从中可以体现出森林资源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我们保护森林资源,其实也就是保护我国的林业发展,更是保护我国的国民经济。并且在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以提升植被覆盖率为切入点,使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优化和利用,也使我国尽早解决物资匮乏、依赖进口的经济弊端,争取早日实现我国自给自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经济模式,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也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各地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有效对策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2.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2.1在储备方面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越迅速,对树木的需要量也就越大,这就会使有些地区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大面积的砍伐树木,从而使我们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而2020年我国木材的出口量约为57万吨,而进口量却达到2300万吨,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木材的储备量是严重不足的,这也导致我国的木材供给不稳定,从而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在分布方面的问题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3%,而世界的平均森林覆盖率则是32%,并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所以从中体现出了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缺少一定的均匀性。目前也就只有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森林覆盖面积是达到标准的。而对于其他地区,林业资源还是很不充足的。像内蒙古、黑龙江虽然拥有比较充足的林业资源,但是其在我国都属于经济相对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所以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就相对较低。反而是需求量较高的发达地区,林业资源却相对匮乏,导致最终出现林业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现象。

2.3林业资源体系的问题

我国的林业资源的发展一直面临管理体系不健全和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以致于不能很好地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并且各地的林业部门也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树木长期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从而使其存活率偏低,树木质量也不高,从而不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2.4林业管理机制的问题

我国相关部门在林业的管理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管林业覆盖率是否不同,各地区林业发展情况是否不同,都由一个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在进行相关活动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激化许多矛盾。

3.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森林防护体系的完善

建立科学完善的森林防护体系,不但能更好的实现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更有效的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减少人为的破坏活动。并且通过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建立相关的防护林,使我国的自然灾害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而对于我国的各地区来说,完善森林防护体系,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从而真正做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3.2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实现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退耕还林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因为退耕还林工作也需要政府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还应该将退耕还林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3提高森林资源砍伐的监管力度

森林资源破坏和浪费会直接影响到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我国提高森林资源砍伐的监管力度。首先我国立法机构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都给与具体的惩罚规定,从而为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大对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积极加强各管辖区域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法律可以落到实处,使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能很好地按法律规定办事。通过这些方式来减少人为的违法活动,从而为我国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大力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例如:广告宣传片,新闻报道、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等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全民都有着良好的环保意识,从而使群众更深刻的了解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措施,不仅提高了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刘丽多.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74.

[2]赖家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 [J].南方农机,2018 (20):198.

[3]张有龙.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J].绿色科技, 2018(17):244-245.

[4]张名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J].乡村科技,2018 (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