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属临床发病率极高的慢性肝病,主要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患者肝脏弥漫性进行性损伤,主要发病原因与肝脏结节、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纤维组织含量增加等有关,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可导致患者肝脏小叶结构变化,引发肝硬化加重。肝硬化发病初期无典型临床症状,随病情进展,患者可表现为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措施对肝硬化患者病情控制作用显著,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肝硬化的常用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58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生化检验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数量共计5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5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范围为42-76岁,年龄均值(58.69±5.63)岁,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中男32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44-78岁,年龄均值为(58.75±5.84)岁,常规资料(年龄、性别)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方法
入院后研究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均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检验前12h禁食,确保待检查人员处于空腹状态。抽取两者待检验人员5ml血液样本,置入无菌试管中保存,并实施3000r/min离心,持续离心时间为4min。对血液样本实施血清分离,利用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实施生化检验,准确记录检验结果。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人员丙氨酸转氨酶(正常范围0-40U/L)、总胆红素(正常范围1.7-21.7μmol/L)、谷草转氨酶(正常范围0-40U/L)、碱性磷酸酶(正常范围30-114U/L)、直接胆红素(正常范围1.71-8.42μmol/L)、胆碱酯酶(正常范围4000-20000U/L)、白蛋白(35-55g/L)等生化检验项目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全部数据均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评估组间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白蛋白等生化检验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组间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比较(x̄±s)
3讨论
肝硬化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处于代偿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黄疸、乏力、腹胀等,处于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消瘦、范例、多尿、贫血。发病初期大部分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极易漏诊及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加,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及治疗。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肝硬化患者各项生化检验项目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显著,且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提示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疾病诊断效果显著。临床诊断肝硬化主要方法包括内镜、腹腔镜、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病理检查、肝脏活检等,不同检查方式适用范围存在差异,且内镜检查等方式属侵入式检查,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现阶段,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达到临床广泛应用,通过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指标的分析及超声辅助可实现对肝硬化患者的有效诊断。
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检验以肝细胞及肝功能特性为基础,人体肝细胞与胆碱酯酶、白蛋白等物质的生成密切相关,处于病变状态的肝细胞白蛋白及胆碱酯酶合成量降低,为此生化检验中将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病变状态肝细胞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受肝坏死影响,大量丙氨酸转氨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血液中该物质含量增加,通过对丙氨酸转氨酶可诊断肝细胞受损程度。肝细胞受损也可导致红细胞降解作用增加,引发胆红素生成量增加,临床将其作为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生化检验项目可诊断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也可评估肝细胞合成能力及代谢情况,有助于提高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准确率,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选取样本量不足,也未能进行同类医疗机构横向比对,选取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也不够全面,,因此增加检验指标,扩大标本量,增加同类医疗单位的参与,继续对肝硬化临床诊断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易佳音,张淑凤,冯慧芬等.血清胆汁酸谱系测定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OL].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6):922-926
[2]张宇,唐世孝.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1):2466-2471.
[3]白银波.肝硬化结节CT与核磁共振成像临床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54-55.
[4]王月莉,赵英杰.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效果探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12):53-54.
[5]多杰扎西.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析[J].药物与人,2014(8):47-47.
[6]马媛,沈玉萍,魏华.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5):86-87.
[7]陈静伟,刘文超,李晓阳.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