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
摘要: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达成,应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各个领域。当前自然环境问题逐渐加剧,要想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则需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在开展时,也应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结合工作开展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分落实,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良好发展。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内容相对复杂,整体操作难度比较大,虽然有些地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还存在较多不足,导致水文地质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这一问题,应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宣传推广,提升重视程度,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能够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1.水文地质工作与环境地质工作

1.1水文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主要是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形成规律进行调查,了解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掌握水文气象条件,还会对地下水的温度、内部元素组成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地下水径流分布和具体类型,能够为后续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这是这项工作开展中的主要内容。

1.2环境地质工作

环境地质工作主要是对人类的一些经济活动给地质环境带来的影响或者是与其存在的关联性进行调查,并以此来分析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影响情况。一般情况下,环境地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对当地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第二,对当地的实际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监测;第三,对当地的实际环境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第四,对当地的实际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勘测。

1.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温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水资源探测与开发利用方面,也得到了良好运用。但是资源的过度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有关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的内容,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并进行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是水文地质工作与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方向,科学开展这两项工作能够真实了解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治理方向,实现对人与自然环境的良好协调,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

2.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开展现状与对策

2.1水文地质工作现状与对策

2.1.1水文地质工作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导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虽然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资源不合理利用的影响,人均用水量逐渐下降,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加强了地下水工作开展,而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了较多地质灾害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表裂缝等,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水文地质工作则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对这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2.1.2水文地质工作开展策略

基于水文地质工作现状,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协调分配,尽可能的减少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还要实现各地区水资源的均匀分布,可建立南水北调工工程,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应提升社会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通过设置完善规范制度的方式进行约束与管理。

2.2环境地质工作现状与对策

2.2.1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环境地质主要针对地质地貌进行相应的研究,为人们的生活需求解决相应的问题。现以我国环境地质较为复杂的黄河水域为例,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进行相应分析。黄河水域防洪防汛的难点主要在于河水中携带较多的泥砂,泥砂在向下流动过程中易发生沉积,从而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河道宽度不断扩大,而防洪工作则主要是采取加筑高堤的措施。一旦洪峰破堤,由于水势过高、水流迅猛,极为可能造成具有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2.2.2水文地质工作开展策略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针对黄河防洪的特点,主要可以采取三步曲措施:①针对河水流水含砂量过大问题,可以在河流上游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措施和工作,如加大植树、植草力度,减少上游泥土流失;②针对河床不断抬高、河道不断变宽,采用裁弯取直,加快流速减少流动过程中的流砂沉降;③加筑高堤、定时泄洪,避免洪峰破堤。

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要点

3.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主要是以改善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为目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以上两项工作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根据当地水文环境地质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将人类各项经济活动开展与保护环境放在平衡位置,解决以往存在的矛盾问题,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人力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关部门应采用合理方法,提高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质量和水平,保证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以免失误操作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切实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3.2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开展时,应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为依据进行环境保护与问题治理,促进这一理念与工作内容的充分结合,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这对资源的合理开展与利用有着积极影响。资源过度破坏和利用不合理是当前人与自然的主要矛盾,过分注重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导致经济与生态之间发展不协调,致使当前自然环境中的许多资源受到破坏,有些地区水资源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且在各行各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影响下,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这就需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将这一理念深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注重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

3.3做好人与资源、发展的协调工作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破坏现象逐渐加重,而由这一问题带来的负面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运行期间,存在污水废气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水环境遭到破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要做好人与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和环境地质工作,应能够摆正工作位置,确定具体工作内容与目标,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在保护环境、不破坏环境生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结语: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工作中,要正确的认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在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取一世之需,而不是取一时之需,只有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会走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杨瑞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7,(36):227.

[2]闫思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