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多源土地利用信息一致性分析评价探讨
摘要: 伴随着我国自然资源土地信息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结果与地理国情检测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自然资源土地利用覆盖面较为广泛,所以统一自然资源管理调查成为了当前首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将从地理国情内容指标和“两规”用地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并为地理国情监测提出几项优化策略,从而更好的实现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中实施“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作,为生态开发建设、城镇、农业规划建设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统一管理,首先要了解到国土空间的基本情况,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针对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及开发的适宜性做出科学的评价,要知道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监测管理评价的重要保障。

一、地理国情内容指标和“两规”用地标准对比分析

(一)指导思想不同

当前地理国情内容指标和“两规”用地标准完全是基于不同角度对土地属性进行描述,并且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多源土地利用数据在结构上有所偏差。比如国情内容指标具有详实、客观及精细的优势,能够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或是政府管理决策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这项分类标准所秉持的划分原则和归类原则就是“所见即所得”,采用的是土地覆盖分类方式,主要反映的是土地资源的自然状态及特征。而“两规”用地分类标准中,主要强调的是国土的合理规划、利用及保护,并且采用的是综合划分归类方式,虽然能够兼顾到城乡发展,但是并没有对城市用地进行细化,导致城市周边地区与相关规划建设无法有效的衔接在一起[1]。

(二)数据技术标准不同

由于两者在划分数据主题上数据来源选择不同,所以在数据采集精度和用地分类构成上也会有所不同,然而数据采集精度和用地分类构成的不同又会导致土地分类数据不同由于国情监测数据采集应用的是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主,在根据地区人口调查数据内容更新监测内容。而“两规”用地数据监测也是采用普通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主,是基于土地相关整治审批资料为辅进行更新数据监测内容,并且在多规合一理念提出之前,部分地区城乡规划部门都是利用相关数据信息,加上遥感影像进行更解读,然后在运用其他资料作为辅助进行补充,而“两规”提出以后多是采用城乡规划审批信息和土地分类规划数据进行更新数据,即便相关部门通过三调提高了精确度,但是与地理国情的监测数据相比而言,还是国情监测数据更加系统和全面。

二、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实际优化策略

(一)完善监测内容

要想保证自然资源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就要兼顾到国情专题监测与调查存在差异性的特征,通过不断完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和指标,促使监测工作能够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现阶段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成效不够显著,可以在日后国情监测中加强森林、湿地、草原及耕地等内容的监测和调查,以此保证国情监测数据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土地空间的宏观战略决策,可以在国情监测调查中增设“三区三线”、地理单元、不透水面、空间利用分类等地类,进一步优化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以此更好的辅助底下开发利用国土综合整治及空间规划研究。其次,还要在数据上侧重反映土地的自然属性和优势,针对人口、历史和文化等社会性的经济内容也要进行深入调查,这样不仅丰富了国情监测信息的人文地理方面要素,同时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各个地区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分析,真正做好国土资源预警工作。除此之外,在国情监测数据描述的维度上也要进行有效的扩展,比如土地空间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国土三维模型等内容都要进行完善,并为国土空间创设多维空间数据库,从而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保障[2]。

(二)优化分类体系

要想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仅凭完善监测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综合考虑优化分类体系,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内容能够更好的进行调取,以此更好的满足国土规划研究。虽然现阶段“两规”用地标准和国情内容指标在思想上和构成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城镇综合功能单元分类、土规分类中的农用地、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城建用地还保持着较好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而在其他地类还有着较大的改善空间,所以为了日后更好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地理国情指标的详实优点,在梳理国土空间土地分类差别时,要进一步优化国情分类体系,促使分类体系内容能够与其他类型标准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能够随时转化到其他地类统计和分析活动当中。例如可以利用地表覆盖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自然资源的实际覆盖情况,这样不仅能够用于判别耕地的植被生长状态,同时还能够在生态保护及修复和国土综合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监测过程中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延伸统计更多数据资料,进一步优化地理国情要素分类。比如可以将历史建筑、城墙、闸等内容归置到人文地理国情要素中,并将城镇综合单元中的地类也要进一步的细化,从而保证国土空间规划能够为景观风貌塑造及文化传承地类研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3]。

(三)统一技术标准

现阶段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在发展建设中正在以基础地理信息为架构,将平面坐标系和高程模型作为基底,要想保证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更加高效,首先要做好技术标准统一工作,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由于当前我国作为监测数据的平台较多,要想实现集中管理就要充分发挥出地理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及优势,采集数据时要有分类收集的思想,为国土资源专项调查建立出较为完整的数据体系。并且还可以利用航空摄影和遥感技术形式,不断提升数据采集的精度,将自然资源数据采集中存在共性的内容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存在差异部分的数据信息内容可以安排部分数据专项采集,这样才能够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得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例如在反映自然资源中地表覆盖中,可以采用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智能解读,着重反映在人文属性方面的地情要素,在利用遥感影像过程中不断完善统计资料的辅助采集,进而增强地理国情数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优化国情监测数据的多维要素模型的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国土资源的实际情况评价及规划,所以要基于地理国情的实际情况不断研制各式各样的监测技术,得以保证监测结果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规划体制不断改革过程中,要想转变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两规”用地分类调查数据存在的差异性,就要进一步完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内容能够更好的与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以此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文针对“两规”用地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多源信息展开了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充分考虑到不同数据之间存在的适用性和客观性,并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几项具有可行性的意见,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够真正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钱建利,邓孝建,朱一龙.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视角的观测数据融合[J]. 中国土地,2021,(05):51-52.

[2]王晓青,濮励杰. 国内外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研究综述[J]. 资源科学,2021,43(11):2203-2214.

[3]傅伯杰. 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管理与系统治理[J]. 青海国土经略,2020,(06):26-27.

[4]孙兴丽,刘晓煌,刘晓洁,高娟,朱樟柳,郑文艺. 面向统一管理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 资源科学,2020,42(10):1860-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