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DOI: 10.12721/ccn.2021.157084, PDF, 下载: 264  浏览: 2743 
作者: 顾管宇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610213
关键词: 教学管理;高校;思政教育
摘要: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发展个体,需要结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在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新媒体平台主导作用,也能优化思政课程内容,让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一、新媒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用到的传播媒介五花八门,这也使学生在日常交流和学习方面的形式发生改变,除了最常用的微博、微信、QQ之外,还包含新媒体环境下兴起的抖音等各大直播平台,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促进人们生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自媒体特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传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发展,学生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上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观点、意见等,实现网络平台的活动和交流,还能通过转发别人看法、点赞传播的方式,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甚至还会帮助网络平台传播一些网络舆情事件,在这种形势下,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挑战,由于学生这类弱势群体缺乏错误的信息的正确识别能力,也不能更好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利益表达,进而很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影响,造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参差不齐,甚至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不能产生认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资源共享性特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互联网上热点新闻、生活常识、优酷视频等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还能通过向学生转发各种时实案件、事件等方式,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这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资源更加丰富,但与此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提升对于网络文化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目前,新媒体呈现出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特征,而且逐渐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性,让新媒体网络和意识形态的教育渗透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每个角落。

二、新媒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机遇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背景下,使得高校网络教学设施也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快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速度。第一,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受到网络资源多样化、广泛性等工作影响,逐渐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极大地转变传统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而是采用将新媒体实践教学资源渗透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个环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平台,充分了解和学习社会动态,为学生的思政学习拓宽渠道。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比如较为流行的抖音、微博平台的教学资源和信息,采用将教学内容与信息热点联系一起的教育方式,极大的强化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更加接受,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在结合社会信息热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引导。第二,突破信息传播受空间和时间地域的限制。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堂教学空间的限制,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新媒体下,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带来很大机遇,并且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结合新媒体网络平台与大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沟通和教育,也能提升大学生学习自信心,更能突破自身性格的限制,充分参与到对外敞开心扉和教师的互动交流中,不断解决自身面对的学习问题和压力。新媒体平台还能给学生解答疑惑等工作提供很大保障,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可能地达到课堂教学提升效率提升的教育目标,推动教学工作发展。第三,可以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加开放。新媒体时代下,可以打破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氛围较为尴尬的教学状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还能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可以对教学的进度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技能。

三、新媒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发展策略

(一)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

在传统化教育模式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发展效率不理想,而且呈现出手段单一化、教学内容落后化的教育特点。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发挥教学引导和组织的作用。首先,思政课实践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优化传统课程教学内容,并且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对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进行弥补,这样也能将教学内容更加趣味化,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定期传播和分享一些与实时信息有关的知识内容,并根据实时信息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探究和学习分析中,提升现代化高校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丰富,通过课堂提问的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活动中,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这样也能更好地突出课程教学改革特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二)完善校园新媒体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为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还需要完善校园新媒体平台,根据新媒体平台发展特点,打造属于高校自身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新媒体学习平台。比如,根据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特点,开发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关的公众号,也可以根据抖音等App的发展特点,创建校园抖音账号,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发展效果,让师生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为拓展信息传播渠道,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线上学习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并通过线下实践的方式,参与到多种多样的课程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满足社会发展特征,提升教学工作的发展效果。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构建工作,还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网络环境发展氛围,让校园内住处透露着新媒体时代发展特征,提升教学水平。

(三)构建实践教学的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思政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结合新媒体视角,可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传统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理实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多多组织校园讲座活动、网络平台思政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相关学习思政知识内容,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可以采用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在第二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新媒体思政实践课教学工作,合理将新媒体平台和教育方式渗透到课堂的教育的各个环节,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方式,提升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知,进而也能主动地参与到以新媒体为主导的课程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思政实践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加强教学改革力度,还要通过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等形式,强化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2):90-93.

[2] 赵诤,高烨.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双重作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35-38.

[3] 牛田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1):91-95.

[4] 吴迪.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29):68-69.
作者简介:
顾管宇,男,江苏南通,出生年月:2000年6月,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