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脱贫攻坚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实现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的转变,全面打贏了脱贫攻坚这场硬战。2018年2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推动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宜居是关键。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在此社会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壮大为其参与乡村振兴积蓄了内在动能,助推实现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绝对贫困是我国在精准扶贫阶段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而乡村振兴问题是 2018年后我国贫困治理的主要内容,两者具有前后衔接的政策逻辑关系。众多学者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有学者着眼于社会学研究范式,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关注乡村振兴对社会阶层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包括个人经济收入和行业产业在内的乡村振兴标准;还有学者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探讨乡村振兴的长效推动机制,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理论。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从目标机制、筹资机制、扶贫帮困项目的选择机制、合作机制以及监督评价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探讨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二是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勢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农村电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三是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困难以及现实困境研究。这些研究试图分析农村电商整体发展、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四是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个案研究。这些研究为研究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详细的个案研究资料,极具参考价值。可见,关于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充分肯定了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上,对脱贫后如何构建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长效推动机制关注不足,缺少对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内在动力的分析和对农村电商协同绿色发展可持续有力的推动乡村振兴的关注较少,而这在当前背景下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一)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寻找农村电商参与相对困推动的政策空间
农村电商一直以来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攻坚力量,在 1994 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农村电商参与中国扶贫救济的贡献率在 20%~35%之间,扶贫项目的成功率和资本回收率达到 90%以上。在精准脱贫时期,随着我国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壮大,绿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鼓励、扶助农村电商参与扶贫推动。2014 年 11 月公开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塑造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通过“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引导和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农村电商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拓展农村电商参与扶贫开发的空间和深度。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现现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建立健全现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为 2020 年后我国乡村振兴推动指明了方向。2020-2021 年间,我国多个省份围绕国家贫困推动战略方式的调整和具体工作要求,根据地方具体实践和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各种政策推进各类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为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提供了政策空间和制度保障。
(二)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得到了广泛的政府、社会支持。随着脱贫目标的实现,以政府为主导所给予的扶贫资源和政策将逐渐少。在这种情况下,脱贫户有可能大概率的返贫。农村电商可以为脱贫户提供中介桥梁,能够其提供广泛的市场服务和客户资源,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帮助。
三、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协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策略
绿色发展与农村电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走的道路。从现实诉求中探索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消除两者在协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负面作用,避免顾此失彼,有利于形成合力,争取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协同互惠,实现“1+1>2”的增效效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寻找与绿色发展协同推动乡村振兴的结合点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过程中中,寻找结合点,是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在协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首要任务。农村电商的发展目标与绿色发展减贫政策的交汇点是即是结合点。绿色发展更多地聚焦在绿色发展的政策与农村电商的利益合作与冲突关系上,鼓励农村电商协同参与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引导农村电商参与绿色发展政策的目标制定。同时,农村电商应主动参与绿色发展项目投标及公益性社会创投等多样化的“绿色”项目。要做好这些项目,农村电商必须有均衡的绿色项目运营策略,寻找与绿色发展政策的相应的结合点,制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关注符合企业发展趋势且可持续的长期项目。
(二)打造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协同推动乡村振兴能力
在乡村振兴推动中,农村电商应凭借自身优势,在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等领域积极开发产品,解決绿色发展和市场信息获取困难等的问题。在帮扶项目的开发上,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农村电商可以积极拓展其市场行为能力,加强与其他行业企业农村电商的结盟,关注市场的力量,从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电商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电商企业主动领会绿色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在部分自然资源不足的困难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更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电商产品的开发、营销、供给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效推动机制。
(三)建立协同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
基于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诉求,需要建构绿色发展和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均衡互利关系。首先,需要促进绿色发展与农村电商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农村电商要强化对绿色发展的意识,积极联动其他绿色发展项目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绿色发展政策要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鼓励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农村电商参与开展的绿色项目,实现关系均衡,建立共生协同格局。其次,促进农村电商与绿色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达成“协同共赢“的共识,促进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落地。绿色发展与农村电商的协同推动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与农村电商的共赢,是2018年乡村振兴总要求实现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乃全,邓敏,曹希广. 城市的电商化转型推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J]. 财经研究,2020,v.47;No.473(04):49-63.
[2]魏华,高劲松,万辉. 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研究[J]. 情报科学,2020,v.38;No.345(05):161-168.
[3]崔译文. “互联网+”视阈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究[J]. 食品工业,2019,v.40;No.278(11):296-299.
[4]李建军,侯跃,杨玉,汪校玲.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 北方园艺,2019,No.441(18):146-151.
[5]刘春明,郝庆升,周杨,陈旭. 电商平台中绿色农产品消费者信息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J]. 情报科学,2019,v.37;No.335(07):151-157.
[6]郭跃,张永新. 电商绿色物流生态体系评价模型研究[J]. 经济问题,2019,No.474(02):48-57.
[7]刘春明,郝庆升. “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18,No.226(06):92-96.
[8]塔娜,图雅. 草原牧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典型牧区内蒙古正蓝旗为例[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No.536(20):64-68.
[9]游静. 基于电商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可持续营销研究——以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7,No.734(19):84-87.
[10]杨永超. 可持续营销理念在电商发展中的应用及价值[J]. 改革与战略,2015,v.31;No.268(12):141-145.
[11]张爱云,徐慧茗. 绿色科技视角下有机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 价格月刊,2015,No.458(07):55-58.
作者简介:卢欢(1973-),男,籍贯:广西融安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