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研究
摘要: 在当前全球能源资源日益紧张与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提高能效和优化能源使用的关键,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电气自动化不仅涉及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还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各种策略。因此,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当前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利用节能设计可以显著地减少能耗,从而营造出优质的居住条件。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实践运用具备巨大的节能优势,只需妥善运用这种优势,便能在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程运行成效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能耗。尽管如此,相关工作者仍旧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深入探讨节能设计方法,以便最大化其使用价值与影响。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节能降耗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1.1电能损耗问题

在电气系统中电力损耗无处不在,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传输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在传输线路中设备空载、部分负载运行以及电阻损失等。应对电力损耗问题的策略包括:优化设备设计、提高传输效率以及对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等。优化的设备设计包括,使用降低内部能量损失的高效电机和变压器;选用低电阻材料制造的导线以及减少线路损耗的高压传输技术,以提高传输效率。同时,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尤其是变频技术的运用和在线监控技术的运用,使设备运行参数能够根据实际负荷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效率状态下运行,从而使能耗得到有效降低。

1.2无功功率问题

无功虽然不做实际功,但却是维持电压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电网电能输送的关键。无功功率过低会造成电网电压的波动,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无功功率问题的处理通常涉及优化电能质量和传输效率的无功功率补偿和设备策略调整两个方面。静态无功动态无功补偿器等设备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能够对无功功率进行实时调整来提高电网功率因数,从而减少无功负荷带来的能量损失。自动化系统通过集成这些技术可以对电网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并为适应不同的负载条件和运行环境,自动调整无功功率输出。同时,变频技术、调相机等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控制策略的采用,使无功功率在不同运行状况下都能得到精确控制,保证了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

1.3变压器问题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铁损和铜损,其中铁损即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与变压器的材料和设计有关;铜损则是由于变压器线圈的电阻而引起的,主要与负载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为了降低这些损耗,优化变压器的设计和选材变得尤为重要,如采用高品质的硅钢片来减少磁滞损耗,使用高导电性材料如铜代替铝减少电阻,应用高效变压器和采用先进制造工艺也能显著减少能量损耗。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变压器的智能化管理同样重要,通过实时监控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可以动态调整操作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电网负载需求,从而提高能效。

2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要点

2.1优化线路设计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线路设计极为关键。由于线路具有一定的电阻,经常会导致电力损失,并且这种损失很难被有效预防。如果希望实现高质量电力传输,那么必须优化线路设计。因此为减少电力在传递过程中的线路损耗,需要适度地减少线路的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电阻值与其材质和截面面积密切相关。因此,在处理线路损耗问题工作中,通常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1)在挑选电线材料时,应优先考虑阻值较低的材料;(2)应尽可能减少电线的长度,在设计整个电路时应尽量确保电线是直线,减少弯道布线;(3)应尽可能将变压器设置在离负荷中心较近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缩短供电系统之间的距离,也能增加线路的截面面积,减少线路的损耗。

2.2优化照明系统设计

在设计办公区域或者家庭灯光系统时,既需要注意将主要光源安排到恰当的地方,又需要重视设计艺术,追求舒适度与人文关怀。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确保建筑主要光源系统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并且全面落实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1)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光。例如,应当优先考虑使用质量上乘且能够提供高效透明的玻璃,或者替代传统的能量型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2)使用一些简洁且环保的设备,并考虑灯具的悬挂高度。若灯具的悬挂空间足够大,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都是不错的选项;若灯具的悬挂空间狭窄,可选用荧光灯。

2.3强化电网设计

为了减少电力系统设计中的电力浪费,电力企业需要安装智能和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并借助负荷监测系统进行管理,以降低不必要的电力损耗。在输配电线路上,应当科学进行线路截面选择,以确保所有的线路都可以满足配电和输电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地减小截面,提高供电线路的工作效率。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完美,采取最小截面的线路也不是最佳的。如果扩展最小截面的输电线路,会导致投入费用上升,进而确保由于线路截面引起的线路损失明显减轻,同时减少线路的无效工作。通常,输电和配电的设备寿命约为10a,如果采取这种断面的输电和配电方式,那么在10a内的电力消耗会明显下降。

2.4重视电气节能设计理念

电气节能设计人员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与电力的实际使用状况,细化考察电气设备及其电线连接的必要性。在设计工作上融入节电设计理念,并确保在具体的建设项目设计上得到切实体现,通过提升设计方案的能效来确保电气设备使用的节能效果,优化电能的后续利用。同时,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节能理念的推广及培训工作,督促设计人员检查自己的工作方法,调查管理或使用人员对于节能措施的建议,将这些调查结果与设计人员的业绩评估挂钩,以此激励他们增强节能设计意识,确保节能环保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和推行。

2.5选用无功补偿设备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功率会耗费大量供电和配电装置的容量,电力传输过程中会有空载功损能量损失,容易导致电压下降和不稳定现象,进一步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用电容量和经济收益。对消费者来说,较低的功率因数增加了用电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必须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空载功率处于均衡状态并减少能量消耗。对此,可以通过安装空载功率补偿装置来提升能效,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电容器补偿的应用中,必须根据应用场合的特定参数来决定电容器的容量大小,并依据这些数据来挑选合适的电容器类型。为了提高补偿效能,可采用精准定位、适用性强的综合灵活切换策略。相比以往常用的分阶段切换策略或依赖设定程序的操作方式,此种策略能更有效地节约能源。在构建切换操作的相关物理参数时,要全面考虑无功传送和投切振荡现象的实际情况和发生概率,恰当选用无功功率作为关键的物理参数,并依照就近原则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布置,这既方便提供直观的补偿效果,也能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无效功耗。

结束语

现阶段的发展中,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极为关键,特别是在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环节,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越来越重视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节能这一概念,已在推动电气自动化工程向着更高水平方向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节能设计不断展现出其积极的影响。未来,有必要深化对电气自动化工程节能设计的研究,促使我国电气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莉莉.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2(10):25-27.

[2]刘若男.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应用[J].电气技术,2023(12):286-287.

[3]韩波,郑庆强,韩玉勇,等.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节能措施探析[J].照明工程,2022,23(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