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管道运输是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管道输送行业的迅速发展,石油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油气管道是石油运输的主要形式,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缺陷,如腐蚀、损伤、磨损等,一旦这些缺陷超过了管道能够承受的极限,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石油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管道的高速检测
石油管道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受到腐蚀、磨损、腐蚀产物及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管道的断裂、穿孔等事故。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石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在采用检测技术时,主要采用射线照相、超声波检测和涡流检测等技术。
1.管道内部检测
管道内部检测,是利用管道检测设备将管道的内壁进行扫描,再将扫描图像投射到图像显示器上,通过图像显示器即可显示出管道的缺陷。此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对石油管道的无损检测,但其缺点是只能检测出裂纹和缺陷等缺陷,无法检查出内部腐蚀和穿孔等情况。目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输油管线的检测中,但由于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无法对管道内壁进行扫描,所以只能用于埋地管道和小管径的输油管线检测中。
2.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所产生的反射信号进行缺陷诊断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可以实现对石油管道中缺陷的检测。通常情况下,在超声检测中,使用的是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向石油管道中发射超声脉冲信号,并在接收到脉冲信号后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石油管道中是否存在缺陷。采用超声波检测时,需要先将超声探头固定在石油管道上,并使探头与管道保持垂直。然后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内,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缺陷识别。在应用超声波检测时,需要确定超声波检测方向以及超声波束传播的距离,通过计算获取相关数据。在使用时,还需要将探头移动到石油管道中进行检查。
3.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的无损检测方法,也称电磁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导体中,电流沿导体的运动方向产生磁场,当导体的横截面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导体周围空间磁场的变化。在金属中,涡流的存在会对磁通产生影响,当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当涡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在金属材料中产生感应电压。如果通过检测线圈来测量感应电压,就可以确定涡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在进行涡流检测时,需要在被检对象表面涂上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然后利用探头进行检测。其优点是灵敏度高、速度快、能检测出较深的裂纹等缺陷。
4.激光检测
激光检测是一种基于激光原理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的光束在工件上反射时产生的反射光强度,计算出被测物体在激光照射下产生的折射率或反射率。利用这一原理,可对石油管道进行无损检测。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石油管道检测时,需要对管道表面进行打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将管道表面清理干净,并使用钢丝刷等工具去除表面锈层和油污等杂质,以保证激光检测设备能正常工作。
二、石油管道的缺陷类型识别方法
管道运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石油运输方式,石油管道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管道建设涉及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诸多方面,所以对于管道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石油管道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石油管道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准确、有效地识别。缺陷识别是石油管道运行维护的重要任务,及时准确地识别管道缺陷类型是管道维护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只能对管道表面缺陷进行识别,而无法对深层缺陷进行准确定位。近年来,基于智能化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研究。
1.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指从输入信号中提取表征信息,并将其存储到知识库中。在石油管道缺陷识别中,特征提取是最基本的过程,特征提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识别的结果。特征提取的方法有很多,如小波变换、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如小波变换虽然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出丰富的边缘信息,但它同时也包含了大量噪声;图像处理可以去除噪声,但却无法消除噪声所带来的干扰;模式识别能够实现识别分类,但识别精度不高。
2.分类识别
分类识别是指对数据的类型进行分类,是传统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在缺陷识别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分类识别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缺陷数据库,实现对管道缺陷的智能识别。该方法不需要人工干预,通过训练智能分类器进行缺陷类型识别,可以实现在线检测。(1)将管道图像与相应的缺陷数据库进行匹配,然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缺陷类型;(2)将管道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聚类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经过预处理后的管道图像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3.识别精度
缺陷识别精度主要取决于数据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当管道缺陷样本数量足够时,深度学习的识别精度最高。然而,由于石油管道缺陷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数据质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道缺陷样本数量较少,采用传统的识别方法进行缺陷识别时会遇到很大困难。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如目视识别、超声波检测和内窥镜检测等,提高识别精度和效率。
三、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对石油管道的高速检测与缺陷识别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向。随着对管道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管道缺陷的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改进缺陷检测方法,提高管道缺陷检测精度和效率。但由于石油管道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其数据集缺乏多样性、样本数量少、训练时间长等特点,这些都导致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石油管道检测以及缺陷识别中的局限性。因此,未来应针对不同种类石油管道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更高效、实用的管道检测识别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廷岩,于永亮,韩天宇,等.有限元方法在管道外漏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C].2018.
[2]丁秀莉.便携式漏磁与导波复合检测仪[J].华中科技大学.2016.
[3]徐中行.基于漏磁检测的缺陷评估方法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4]李兴.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有限元分析及信号处理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0.
[5]刘烨贝.石油管道缺陷智能识别与三维重构技术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